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谷神星的亮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2015年飞到谷神星的曙光号在这颗矮行星的表面发现了几个明亮的特征(也称为光斑)。


最亮的群集称为"亮点 5",位于80-千米(50-英里)的欧卡托撞击坑[1][2]。群集最大和最亮的元件位于火山口的中心,较暗的斑点靠近坑的东部边缘。当早期,曙光号在轨道的阶段时,这些高反照率的斑点被推测是某种释气[3],NASA在稍后推断这些明亮的区域是返回的高反射性物质,并且建议可能是冰和盐类[4]。这些明亮的特征反照率大约为40%,比谷神星表面的平均亮了4倍[5]。
亮点 5
最亮的群集("亮点 5"),位于直径80-千米(50-英里)的欧卡托坑[1][2],它的座标位置是纬度19.86° N;经度238.85 E[1][2]。
斯威本大学的阿伦·杜菲(Alan Duffy)建议是"陨石撞击或摇撼覆盖的材料,使底下的冰或盐水被加热,因此盐水形成间歇喷泉。现在,水分逃逸进入太空,只有盐分留了下来[6]"。一层薄雾大约填满了欧卡托撞击坑的一半,但是没有扩展至它的边缘[7],定期出现环绕着亮点 5,最著名的亮点;这更加证实了是某种释气或出现火山活动的想法[8][9]。
曙光号的影像导致媒体,包括天文杂志[10]和科学杂志[11]的广泛报导,包括这些亮点新的来源[12],。NASA在5月份进行非正式的民意调查,提供这些斑点性质的一些想法[13]:冰、火山、间歇泉、盐类矿床、岩石或其它[14]。
小行星专家,A. Rivkin,在天空与望远镜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低角度可以看见阴霾在火山口中,而不是在外面,可以推测这可能是由冰升华的蒸汽,或许可以和亮点联结在一起[15]。
2015年9月对反照率的研究表明斑点可能是盐而不是冰,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谷神星的内部会像表面提供新鲜的盐[16]。
Remove ads
亮点 1
亮点1位于哈乌垃尼撞击坑中。与亮点5不同,此撞击坑的亮点延伸到了撞击坑的外围。
亮点 2
亮点2是位于坦都撞击坑的一系列亮点。
观测计划
曙光号计划在2015年12月初进入距离375 km(233 mi)的轨道环绕谷神星。这种低高度的映射轨道(LAMO,low-altitude mapping orbit)旨在让曙光号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探测器进行三个月的探测和重力调查,以测量表面和附近的化学成分[17][4]。
图集
这张影像是曙光号进入轨道之前,由哈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引发亮点问题争议的影像。
(2003年)
(2003年)
Dawn images (cropped) of bright spots on Ceres
Bright spots on walls of a crater northeast of 在Toharu 坑(?)东北厓壁上的亮点 (Context)
(6 June 2015年6月6日)
(6 June 2015年6月6日)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