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竇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窦泰(500年—537年2月12日),字宁世[1],太安郡捍殊县(今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人,本姓纥豆陵,北魏、东魏官员。
生平
窦泰弓马娴熟,智勇兼备,有将帅之才。窦泰的父亲和兄长都战死在军镇,于是他背着父兄的骸骨投奔尔朱荣,跟随讨伐邢杲,出任辅国将军、骁骑将军,封广阿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1]。高欢出任晋州刺史时,请窦泰出任镇城都督,参谋军事。窦泰跟随高欢在信都起兵,封广阿县伯,在韩陵之战击败尔朱氏联军。等到高欢进入洛阳,窦泰因为参与谋划,出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魏孝武帝元修登基,窦泰进爵为广阿县开国公[1]。尔朱兆战败后退守秀容,分兵防守险要之地。高欢每次声言要去讨伐尔朱兆,出兵后又停止,如此至少四次。高欢揣摩尔朱兆必定在新年的第一天聚会饮酒,派遣窦泰率领精锐骑兵作为前锋,一日一夜奔袭五百里。尔朱兆的将士因为饮酒而松懈,忽然见到窦泰的军队,所有人都是挫伤锐气[2]。高欢军袭破尔朱兆于秀荣城,尔朱兆仅率张亮等数骑逃至赤谼岭,命张亮及侍卫陈山提斩己首投降,左右不忍。遂杀所乘白马,自缢于树,张亮伏尸痛哭,余部降高欢。
东魏天平三年十二月,高欢伐宇文泰,兵分三路,大都督窦泰攻潼关,以司徒高敖曹领兵攻上洛(今商州),高欢亲领兵自晋阳趋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天平四年(537年)正月,高欢率领的东魏军在黄河造浮桥。正月十七日宇文泰以轻锐潜出小关(今陕西潼关南禁谷),窦泰得知西魏军突然逼近,急忙领兵自风陵渡(今陕西潼关对岸渡口)渡过黄河,此时西魏军已进至马牧泽(今陕西潼关北),未及停息,即向窦泰军发起猛攻,大败之,窦泰于天平四年正月十七日(537年2月12日)在弘农自杀,虚岁三十八[1],东魏朝廷赠予使持节、侍中、太师、大司马、太尉公、录尚书事、都督冀定并恒瀛五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开国公如故,谥号武贞[1]。同年十月,西魏将窦泰的首级还给东魏[3]。北齐建国后,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元年六月壬午(550年7月3日)诏令,已故御史中尉窦泰等人辅佐先帝,协助治理皇室基业,有的不幸早年去世,有的以身殉职,可以派遣使者到墓地进行祭奠,并安抚慰问他们的妻子儿女,安慰兼及活着或死去的人[4][5]。北齐天保六年岁在乙亥二月壬子朔九日庚申(555年3月17日)改葬于邺城西二十里[1]。皇建元年十一月庚申(560年12月15日),齐孝昭帝高演诏令将窦泰等十二人合祭于高欢的宗庙之中[6][7]。
Remove ads
家庭
- 窦罗,北魏统万镇将
- 窦乐,北魏追赠司徒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