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立场新闻

香港已停运媒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場新聞
Remove ads

立场新闻》(英语:Stand News)是香港一家已停办的网络媒体,于2014年12月成立,2021年12月停运。由商人蔡东豪于其前身主场新闻停运后五个月重新创办,锺沛权余家辉为创办人兼总编辑。停运前最后一任董事为蔡东豪。[3]《立场新闻》曾两次获得香港网上新闻媒体可信度第一。[4]

事实速览 Stand News 立场新闻, 持有者 ...
事实速览 立场新闻信托 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 公司类型 ...
事实速览 立场新闻(英国)有限公司 Stand News (UK) Limited, 公司类型 ...
Remove ads

历史

创立背景

《立场新闻》于2014年12月23日成立,前身为《主场新闻》。在其创刊辞中称其以“立场”为名,是敢于“宣示立场,不掩饰、不回避,坚持报道真相”[5]。与《主场新闻》以有限公司的形式运营不同,《立场新闻》没有人实质能拥有公司权益,以非牟利方式营运。公司是经由信托公司管理, 禁止任何股份转让的行为。创始时的董事会成员包括吴霭仪方敏生何韵诗练乙铮、周达智、锺沛权。[6][7]

发展

2015年8月,《主场新闻》推出“赞助会员计划”众筹,一方面希望能开拓广告以外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也借此分散政治压力。[8]《主场新闻》除了专注香港政治议题外,也曾走访台湾报导202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访问候选人、学者、选民、在台港人及大陆生等多方面意见。[9]

2020年12月16日,《立场新闻》发布帖文,表示将在2021年2月下旬设立驻英国团队,在香港移民潮下,希望能听到移居当地的香港人声音,并征请特约合作的新闻工作者。[10]

2021年4月,立场新闻网站原公司名称“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改将列为“承印人”,公司名改为“Stand News (UK) ”,并行出英国地址。[11]

2021年6月27日,由于国安法通过后的政治风险及《苹果日报》被迫关闭,[12]《立场新闻》在网站及社交平台发布公告,决定把2021年5月份及之前刊出的所有博客文章、转载文章和读者投稿,暂时全部下架,与作者确认过风险及意愿后再考虑重新刊出。同时宣布将暂停接受赞助,而母公司六位董事余家辉、周达智、吴霭仪何韵诗方敏生练乙铮也辞去董事职务。[13]

2021年10月,《立场新闻》与其他国际媒体共同泄露了潘朵拉文件,指控多国领导人、政客和名人利用离岸公司隐瞒资产及逃税,香港前行政长官董建华梁振英也在泄露的名单内。[14]前特首梁振英指相关报导误导,反控参与调查的立场新闻是“外国代理人”。[15]

2021年12月29日,《立场新闻》因应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冻结《立场》共6,100万港元资产,并采取行动拘捕六名高层或前高层,包括前总编辑锺沛权、前董事吴霭仪何韵诗周达智方敏生及现任署理总编辑林绍桐[16]于当天下午四时许宣布停止运作,其媒体网站及所有社交媒体即时停止更新,并遣散所有员工。

两度选为网上新闻媒体公信力第一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市民对传媒公信力的评分”民意调查中,《立场新闻》分别在2016年及2019年,获得香港网上新闻媒体界别第一的排名。[4][17]

获奖

香港摄影记者协会举办的《前线·焦点 2020》新闻摄影比赛,2021年5月2日公布评审结果,《立场新闻》夺得4个奖项。[18]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等主办的“人权新闻奖”2021年5月6日公布得奖名单,《立场新闻》凭国安法下的“恐惧之城”及“南丫海难8年”调查报道,夺得两项优异奖。[19]

事件及争议

立场新闻因应其报道及采访行动,和政府部门及官员时有针锋相对,特别是于2019 年香港逃犯条例争议期间,立场新闻不时被香港警察及支持香港政府和撑警人士袭击及针对,甚至记者一度被捕,部分事件亦获得其他传媒报导。[20][21][22][23]至2020年3月2日,立场新闻报导,他们向警察提出的10宗投诉,未有一宗完成调查。就部分投诉警察以内部训斥处理,立场新闻总编辑锺沛权回应,警例无内部训斥处分,单是内部训斥不能反映事件严重性,警务处若不作出清晰的纪律行动,而试图以所谓内部训斥蒙混过关,立场新闻绝不接受。[24]另一方面,其他传媒则称该媒不时刊登中立性具争议之评论文章。[25][26][27]

被梁振英入禀控告诽谤

2018年8月24日,前香港行政长官、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入禀控告《立场新闻》刊登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锺剑华所发表“五年前的这件事与梁振英的红线论”的文章涉诽谤成分,并损害其声誉,要求法庭下禁制令禁制被告再刊登该文章。同时发表公开道歉声明及赔偿梁的法律开支及损失[28]香港记者协会发声明表示对梁振英的做法感到遗憾。

元朗袭击事件

Thumb
立场新闻记者何桂蓝遭袭击者陈志祥[29]袭击一刻,事发一年有多后陈志祥依然逍遥法外[30]
Thumb
警方举行记者会,立场新闻和5间媒体记者戴上头盔,并在头盔上写有“查警暴 止警谎”的字眼,其后被要求离开
Thumb
12月26日,《立场新闻》一名记者在大埔超级城采访直播警方拘捕行动期间,遭蒙面便衣警员截查,要求出示身份证,并将身份证故意在直播镜头前展示大约40秒

于2019年7月21日晚,一群乡事黑社会背景的白衣人在西铁元朗站持械对市民发动无差别袭击,立场新闻记者何桂蓝在现场直播采访期间遭到其中一名身穿粉红色衬衣的袭击者袭击而倒地及受伤流血,该施袭者后来被公众认出为农夫陈志祥,其人相传具有黑社会背景。[31]直播片段直击何被殴打的过程,正面拍摄到陈志祥追打何桂蓝的过程。后来她更被打至倒地及尖叫,用于直播的智能手机更是跌到地上,使画面朝天。何桂蓝事后受访时,形容当时的直播片段的“视觉和声音的震撼”放大了她的经历[32]。其后可风中学师生校友联援本身为校友的何,又强烈谴责香港警务处八乡分区指挥官李汉民失职和袭击者的行为。[33]

Remove ads

太古城袭击事件

2019年11月3日,《立场新闻》一名特约摄影记者及浸会大学学生会一名校内编委会的新闻系学生记者,晚上在太古城中心采访期间被捕。[34]浸会大学之学生记者指有警员曾警告他会被鸡奸,立场新闻的记者则被多名防暴警察压在地上,锁上手扣,之后押上警车带走,当时他有配戴记者证,被捕过程中多次表明自己是记者,但不获警方理会,仍然指他涉嫌阻差办公。[35][36]其后,香港记者协会、香港摄影记者协会、独立评论人协会、大专新闻教育工作者联席、明报职工协会、壹传媒工会、香港电台节目制作人员工会及香港独立媒体网发表联合声明,谴责有关行为。[37]

警方例行记者会和其他媒体记者联合抗议

2019年11月4日,警方例行记者会中,《立场新闻》、《明报》、《香港电台》、《端传媒》、《香港独立媒体》及《AM730》分别有记者戴上贴有“查”、“警”、“暴”、“止”、“警”、“谎”单字的头盔,抗议采访被喷胡椒喷剂次数大增,期后警察指责他们阻碍采访。而有份参与的《立场新闻》记者陈朗昇期后接受訪問时表示,行动过程没有影响记者会流程或警方发言,对于被逐感到匪夷所思。[38]有在场记者曾问其他记者,六名戴标语记者有无阻碍众人采访,大家皆称没有。警察期后取消记者会,结果被现场其他记者指责不负责任、不专业。[39]

毋忘初心大游行

2019年12月1日尖沙咀的“毋忘初心大游行”中,多处发生警民冲突。《立场》一名记者,傍晚在尖沙咀近北京道位置采访时,遭警察公共关系科的传媒联系队用手掩口,其他警员多次喝止记者拍摄,并用用胡椒喷雾指着记者头部,强光照射镜头。[40]

平安夜香港警民冲突

2019年12月24日香港警民冲突期间,立场新闻记者于旺角一带进行采访,记者本人及其摄录器材都遭到警察喷射胡椒喷雾。[41]

和你 Christmas Shop

2019年12月26日,立场新闻记者陈朗昇于大埔超级城采访和你 Christmas Shop 时被截查和要求出示身份证,其后有便衣警员故意在直播镜头前展示其身份证长达约40秒,期间更将其身份证摆近镜头方向前。[42]陈指出该便衣警身上没有委任证,亦没有行动呼号卡;他又称从没打算拍摄该警员,但该警员试图挑衅,于是他把镜头转向警员方向,但没有拍摄警员“大头”。[43][44]及后同日晚上,陈朗昇继续受到警察挑衅,警方在场指挥官指“搞事”、“认得你”,又指《立场新闻》“依间报馆有问题”、是“黑记”等。记者要求指挥官为其指控提出理据期间,被多名防暴警员拿出胡椒喷剂及警棍指吓。[45]记协就事件予以强烈谴责,要求警方及私隐专员介入调查严肃跟进。[43]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黄继儿表示,指控可信性高,表面证供成立,警察有关做法或违保障隐私,有足够理由主动调查。监警会前委员郑承隆认为,今次有关警员明显做错、技术上违规。[42][44][46]不过警务处处长邓炳强在2020年3月接受香港开电视访问时却表示“可能有啲同事做嘢嘅时间太过投入”。[47]

大埔翠屏商场开枪事件

2019年12月20日,大埔翠屏商场发生开枪事件,警方在现场多次以警棍敲打一名《立场新闻》记者的手部,及连续以警棍打向记者的手机6次,另外亦有多名记者被警员施放的胡椒喷雾喷中感到不适,记协强烈谴责警察刻意挑衅及袭击记者。[48][49]时事评论员游清源估计,警察可能一早知道该记者任职于立场新闻,对其作出针对。[50]

“港共受刑,天下制裁”游行

2020年1月19日,香港民间集会团队就于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举行“港共受刑,天下制裁”游行。《立场新闻》一名记者在金钟采访期间,被警员两度截查,《立场》记者在第一次被截查期间,以手机摄录过程,一名警员持续以记者身份证挡镜头,刻意阻碍记者拍摄长达 1 分钟,更将身份证推向镜头前。记者之后在同一地点第二度被警员截查,以手机直播期间,有警员抢夺记者的直播器材,更斥记者“阵间身份证又话直播上网咁点算呀?”、“到时影到隐私你又放上网。”在截查期间,有警员抢夺记者拍摄的手机,过程中更毁坏记者手机屏幕。[51]

被亲中派媒体指试图挑战港版国安法

于2021年5月4日,港版国安法实施近一年后,立场新闻刊登一篇由“欧洲再出发大联盟”所写,题为《从北爱尔兰抗争经验看香港抗争运动的未来》的文章。该文将北爱武装分子与“香港抗争”作比较,先是介绍 IRA 当时是如何用武力抗争,文章结论是:“我们可以得出北爱武装反抗的土壤和环境并非绝无可能出现在香港。”,又说“加上不少香港人正迁居外国,非常正面地看的话,或者会为香港的抗争开拓新的空间,现况的剧变虽然短期内为会香港带来巨大的危险,长远而言却说不定带来转机,让香港人有条件亦有必要背水一战。”等。亲中派报纸《东方日报》及网媒橙新闻指该文试图挑战港版国安法。该网其后删除有关文章。[25][27][52]

邓炳强点名批评

2021年12月3日,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扑灭罪行委员会会议的记者会上批评立场新闻介绍大潭峡惩教所智能监狱的报道“妖魔化”智能监狱,又指同年11月11日刊出的香港中文大学冲突报道称警方攻入中大“与事实不符”,“美化暴力行为”,表示香港警方从未进入香港中文大学。他表示,任何人或组织,无论是媒体还是非政府组织包装,只要是违法、想危害国家安全,警方都会找到证据[53]。立场新闻编辑部其后回应邓炳强的言论,表示会坚持报道真相,认为“唯有充分的言论及新闻自由,让多元的观点互相交流交锋,方有助社会进步,长治久安”[54]。另外,立场新闻亦翻查香港中文大学冲突当日的采访片段,证实警方在当日下午时份确有进入中大校园环回东路作拘捕行动,并于社交媒体贴出作证。[55]2024年9月28日,邓炳强公开表示,立场新闻并非真正的传播媒体,其在“黑暴”期间用假消息来煽动市民对政府的憎恨[56]

搜捕及停运

2021年12月29日,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冻结《立场》共6,100万港元资产,并采取行动拘捕六名高层或前高层,包括前总编辑锺沛权、前董事吴霭仪何韵诗周达智方敏生及现任署理总编辑林绍桐[16]另外,副采访主任陈朗昇则被带走协助调查。林绍桐其后辞任总编辑职务[57]

警员当天清晨来到陈朗昇寓所时,陈朗昇在立场新闻官方Facebook专页直播数分钟的过程,警员表示已持有法官罗德泉开立之手令入屋搜查,警方指他涉嫌串谋发布煽动刊物。警员入屋后禁止陈进行直播,并指其录影将会构成阻差办公。及后警方亦前往观塘开源道55号之立场新闻办公室搜查,至中午12时许检走约33箱证物,包括多部电脑[58]

警方在同日下午召开记者会,国安处高级警司李桂华在会上指六人涉嫌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9及10条“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部分在逃人士亦已被国安处通缉。[16]他表示《立场新闻》在2020年7月至今年11月期间不断发布多篇具煽动性文章,企图引起市民对香港政府的憎恨、煽惑他人使用暴力、唆使他人使用暴力或不服从合法命令。李桂华又指立场新闻的资金来源有问题,将会向是否涉及勾结外国势力等方向去进行调查。[59]

早前被控违反港版国安法、正在大榄女惩教所还押的前《苹果日报》副社长陈沛敏亦被捕,涉于《立场新闻》发表煽动刊物。陈沛敏是前《立场新闻》总编辑锺沛权的妻子,此前已于2021年6月被香港国安警拘捕,涉嫌违反港版国安法第29条“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其后被加控一项串谋刊印、发布、出售、分发或复制煽动刊物罪,意图引起憎恨或藐视中央或特区政府等。案件押后至翌年(2022年)2月24日再讯[60]

受搜捕事件影响,立场新闻当天下午四时许宣布停止运作,媒体网站及所有社交媒体停止更新,所有员工遣散。立场新闻最后一任董事蔡东豪等多人亦被警方通缉[61]。当晚11时正,立场新闻移除网站及社交媒体上所有内容[62]。其网站主页换成停止运作公告;公告中,立场新闻重申其独立自主以及坚守香港核心价值的编采方针,并感谢读者的支持。

翌日(12月30日),立场新闻英国分社亦宣布停止运作。[63]

2024年8月29日,《立场》母公司 Best Pencil(Hong Kong)Limited、前总编辑钟沛权、时任署任总编辑林绍桐被判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罪名成立,案件押后至9月26日判刑,被告续准保释。法庭裁定立场新闻被指控煽动的17篇报导及评论中,有11篇具煽动意图。[64][65]裁决理由指,《立场新闻》的主张是排除中国的本土主义,在“反修例”期间更成为抹黑和中伤中央及特区政府的工具。法庭裁定涉案文章是在没有提出任何客观基础下,攻击《香港国安法》、《刑事罪行条例》(第200章)等条文及相关执法及检控程序;以假消息散播仇恨及反政府情绪;攻击警方执法并美化暴动者的行为——换言之是并非建基于事实。[66]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