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立法院院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法院院區
Remove ads

立法院院区位于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被镇江街青岛东路分割为三个部分。立法院院区原为台北第二高女校舍[1],1960年后成为立法院办公地点。立法院院区是台北市有地,立法院每年须向台北市交租5000余万元[2]

Thumb
中央为立法院院区,右侧建筑为济南教会、群贤楼、委员研究大楼,左侧建筑为青岛第一、第三会馆、镇江会馆

行政大楼

立法院行政大楼最初兴建于1927年,是台北第二高女校舍的遗留建筑。这座建筑在建造之初是折衷主义样式建筑,屋顶使用黑瓦建造。 1935年进行扩建。二战期间第二高女遭到美军轰炸,战后修复,并自1960年开始成为立法院办公场所[3]。2017年6月,立法院行政大楼被台北市政府指定为市定古迹[4]

议场

Thumb
立法院议场

立法院议场兴建于1960年,设计者为虞曰镇[5]。所在地原建有台北第二高女操场[6]。2017年,立法院议场被列入台北市历史建筑[7]

群贤楼

群贤楼位于台北市中正区济南路一段1号,是一栋完工于1982年的钢筋混土建筑,楼高九层。

青岛第二会馆

位于台北市中正区青岛东路10号,原为日治时期七星郡役所厅舍,竣工于1927年[8]

中南部服务中心

除了台北的立法院院区之外,立法院在台中市雾峰区还设有立法院中南部服务中心立法院议政博物馆。此处原为台湾省议会台湾省咨议会的办公地,在2007年1月改为立法院中南部服务中心[9]

迁建动议

立法院迁往台湾后,由于当时反攻大陆的时空背景,使得立法院没有自己的议事与办公处所。其现址是向台北市政府承租使用,加上建筑老旧且不敷使用,与国会形象不符,因而不断有另建新址的建议[10][11]

1993年,立法院首次规划迁建新院址,当时选址离博爱特区不远的台铁华山车站旧址,但因经费过于庞大,导致立法院内外的反对声浪过大而未决。1999年第四届立法委员提出第二次迁建计划,地点则改为位于台北市仁爱路空军总部旧址;当时预算已编列兴建经费新台币241亿元,但因城市规划变更作业不顺,加上立法院内外仍有反对意见而作罢[12][13]

2011年7月,适逢中华民国建国百年,立法院再次提出迁建计划,仍以空军总部旧址作为优先选择[14][15][16],惟行政院计划将空军总部旧址仿效日本东京六本木的“城中城”模式进行开发[17]

后续在立法院院长游锡堃上任后,召开“国会愿景规划咨询委员会”,评选出中正纪念堂、空军总部旧址、土城看守所现址、成功岭营区、高铁彰化车站特定区、中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6处为优先考虑的扩建基地。[18][19]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