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北六张犁大夫第

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的宗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北六張犁大夫第map
Remove ads

24°48′40″N 121°01′27″E

事实速览 竹北六张犁大夫第, 位置 ...

竹北六张犁大夫第,原名善庆堂,是位于台湾新竹县竹北市东平里的宗祠,为六家林氏的林先坤为纪念父亲而在乾隆卅一年(1766年)兴建,今列历史建筑

历史

由来

竹北六家林氏可分为老屋、东山、腾蛟岭、斗屋、胡阳楼、大埔这六支派,其中属于老屋派下的林衡山是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从饶平带儿子林先坤至台湾[1]。他们先待在彰化永靖,才北上至新竹开垦[2]。林先坤本想在竹北一堡金山面开垦,后来让给堂哥林钦堂,渡头前溪到竹北[3]。林先坤到竹北后,向“潘王春”公号租下东兴社圆宝庄六张犁的土地[1]。乾隆廿二年(1757年),林先坤衣锦还乡娶妻,次年带乡亲们一同回竹北[3]。乾隆廿三年(1758年),林氏乡亲共同设置水沟为界、莿竹为篱,互助共防,演变形成今日的六家[1]

乾隆卅一年(1766年),林先坤为纪念父亲林衡山,在六家建立善庆堂[4]。此作为祭祀祖先之与族人会议地点[5]。内部除有林姓始祖比干外,还供俸年轻版的妈祖神像[6]

林先坤之子林国宝替父亲与祖父追封为奉直大夫[a],善庆堂改以“大夫第”之名,并增建前堂,成为二堂二厢二横建筑[5]。林国宝因儿子林秋华中举兴建竹北问礼堂[2]后,大夫第与问礼堂并称为“南北双厅、文武双举”[4]

1971年,大夫第改建,仍保留部分早期遗迹。[4]敇封林先坤与林衡山的官方文件至今还保存在堂内。[6]

Remove ads

维护

Thumb
大夫第

林光华为保字辈的林先坤后裔[7],就出生在大夫第旁的忠孝堂[8]。在立委时期,他就向内政部城市规划委员会推动将大夫第、问礼堂、忠孝堂土地与周围列为民俗公园,于1995年4月28日通过土地变更[9]。当上县长后,林光华于2000年4月5日率县府有关小组会勘商议整体规划[10]。2007年9月14日,县府公告东平里3邻20号的大夫第等为历史建筑[11]

大夫第在经过时代变迁中,前堂及右横屋已毁[5]。2012年,林先坤祭祀公业开会后,决定自行出资修复大夫第[12]。他们委由薛琴建筑师事务所规划、庆仁营造施工,将已消失的右横屋复原、损坏的左横屋修复[5]。最后经费相当于原先预算的2倍多,近新台币9千万[12]。2014年整修完成,由林光华作大夫第管理人[6]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