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一代战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一代喷射战斗机可以追溯到二战末期服役的机种,此一时期的喷射战机主要是争取速度上的优势。这些战斗机最初使用的是喷射发动机为动力,为了摆脱螺旋桨在接近音速时的上限。但这些飞机的外型设计却仍然沿用着过去的经验,像是德国的Me 262和美国的YP-59战斗机等,与二战时期的双发动机飞机设计相去不远,大多是使用前三点起落架。


这一段时期的机种如前苏联Yak-15、MiG-9战斗机、MiG-15战斗机、美国F-80、F-84、F-86战斗机、英国的格罗斯特流星战斗机、吸血鬼战斗机,法国的神秘式战斗机等。
特征
在性能上,第一代战斗机的平飞速度比螺旋桨飞机要高,航程则受到发动机的效率的影响而较差,水平运动性能也较弱,对油门改变的反应低,发动机的寿命受到材料与设计的影响,也不如当时最好的活塞发动机。平飞的最大飞行速度在音速以下,武装承袭自二战,以机枪或者是机炮为主,并且能够携带副油箱、炸弹与火箭弹等武器。
在结构和使用的材料上,除去舰载机和喷气轰炸机,已经无法在部分地方继续以非金属材料构成,而必须以全金属,尤其是高强度的铝合金作为主要的机体结构。造成这种改变的趋势除了飞行速度高以外,高速下的控制面变形导致运动能力迟缓或者是大幅降低是两个主要因素。此外,喷射发动机产生的高温也需要耐高温的材料维系操作和安全。
当第一代发展到后期阶段,部分1930年代的技术与科技研究成果陆续的被运用,包括后掠翼、弹射椅、雷达测距仪等。同时外型设计也针对高速飞行进行改良,在战术上也随之改进。
第一代战斗机在特定条件下已经可以达成超音速飞行。 第一代战斗机普遍采用后掠机翼,装有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飞机的电子设备还非常简陋,主要是通讯电台、高度表和无线电罗盘以及简单的敌我识别装置。 武器装置以大口径航炮为主,后期型可以挂装第一代空对空导弹。 飞机的火控系统为简单的光学-机电式瞄准具,后期安装了第一代雷达。
第一代战斗机主要的空战方式是近距离格斗,尾随攻击。 第一代战斗机参加了朝鲜战争,美苏两国第一代战斗机进行了直接对话。 当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实施大量轰炸,为了避免伤亡,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都很高,所以当时为了拦截轰炸机,护航机与拦截机经常万米高空进行缠斗,作战高度提高是当时空战的明显特点。 由于飞机在高空的盘旋性能较差,所以这一时期飞机在垂直方向上的机动性能显得更为重要。 F-86和米格-15由于各自的性能特点不同,采用的空战战术也不同,米格-15在战斗中力争“飞得高些,靠垂直机动”,而F-86在战斗中则尽量“飞得低些,靠水平机动”。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二战期间建造或开发的其他飞机,但没有参加战斗,其中大部分在战后的几年里进入了普通的服役。包括:
二战结束后初期的前苏联飞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包括对尼恩引擎的逆向工程)英国的发动机和德国的设计在二战结束后的发展。[1] 法国的暴风雨战斗机也是1940年代的设计而不是因战时而设计。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Remove ads
Remove ads
大部分这些战机都有战斗轰炸机的衍生型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