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二次月眉山战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二次月眉山战役发生于1885年3月4日-7日,是西仔反中台湾本土的最后一场战役,雅克·迪舍纳中校率领的法军利用强行军快速突破中方防线,使得清军撤退至基隆河后,并造成大量伤亡。
经过
迪舍纳中校以1,300名士兵担任进攻纵队,并配有大炮支援,由德尚格伦上尉指挥的三门炮和炮艇维佩尔号提供。 [2]
3月4日,法军大胆向东向八堵进军,占领了五坑山和深澳山的山顶。 [5]
3月5日黎明时分,法军下到深澳坑山谷,向南进军,将自己置于中国防线的侧翼。下午时,他们从东边爬上六坑山,登上月眉山的东壁,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接近了清军阵地。下午晚些时候,法军同时对正面和侧翼攻击,由来自法国前线阵地的步枪和大炮火力支援,在清军能反应过来前就完成攻占。 [6]
3月6日,增援的攻击纵队停下来补给食物和弹药。 [7]
3月7日上午,法军从月眉山向西挺进,一路杀向红淡山山顶,并在此猛攻竹堡。袭击者得到了克拉穆瓦西的海军陆战队步兵连的帮助,该部队在前一天晚上悄悄占领了竹堡以西的一个山丘阵地。当主力部队从东方接近竹堡时,克拉穆瓦西的海军陆战队从清军的阵地后面用毁灭性的攻势击溃了清军。 [8]
3月7日下午,一支由法军混合纵队沿鸟嘴尖向南进攻,抵挡敌人的坚决抵抗。这场战役是四日战役中最激烈的一场。清军占据了山峰,向前进的法军滚下岩石,一个隐藏在树林中的中国步兵部队向近距离的法军开火。法军最终将清军从山脊上赶了下来,在日落前将他们赶回了暖暖。 [9]
夜幕降临时,迪舍纳停止了追击,并在基隆河北岸重新集结了他的部队。 [9]
3月8日,法国巩固了他们的阵线。 3月9日,清军退回到基隆河后。 [10]
Remove ads
后果
法军在三月攻势中的伤亡人数为198人伤亡,清军的损失则超过1,500人伤亡。法军还缴获了一组先进德国克虏伯加农炮,这些大炮仅仅使用过几次。如果法军的进攻再拖延几天,很可能会因猛烈的炮火而失败。迪舍纳的攻势成功在最关键的时刻发动。 [4]
攻占桌型高地和竹堡虽然付出了代价,但对法军来说是场非凡的胜利。 迪舍纳的部队被要求进行100公里的强行军,经过大量的蛮荒地区进行两次重大战斗。此壮举也许是中法战争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战役,但却被法军在宣光围城战中的辉煌胜利所掩盖了。 [11]
注脚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