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18届金曲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由行政院新闻局主办、台湾电视公司承办的第18届金曲奖,于2007年5月4日公布入围名单,并首度将“传统暨艺术音乐类”与“流行音乐类”分开颁奖,流行音乐类颁奖典礼于6月16日在台北市多功能体育馆(小巨蛋)举行。本届共计有165家有声出版业者及个人工作室提送482张CD专辑,共8,103件作品参赛。[1] 流行音乐类共有104件作品入围,角逐22个奖项。
评审团
流行音乐作品类:
刘亚文(制作人)/总召集人(兼流行音乐作品类召集人)、李冠枢(MTV台总经理)/资格审委员、林哲仪(DJ)/资格审委员、祝骊雯(KKBOX资深副总)/资格审委员、王海玲(民歌手)、巴奈‧库穗(巴奈 (柯美黛),原住民歌手)、邱宪荣(邱晨,创作人)、林昶佐(Freddy,闪灵乐团前团长)、姜云玉(民族歌谣演唱家)、高子洋(制作人)、徐崇宪(录音师)、翁孝良(制作人)、郭懿坚(亚洲电台总经理)、张勇强(制作人)、廖婉池(广播人)、刘卫莉(唱片记者)、韩正皓(制作人)、罗文聪(制作人)、严子贸(制作人)
音乐录影带组:
李祐宁/召集人、白韵如、林见坪、张秀贞、刘荣凯
奖项异动
“传统暨艺术音乐类”与“流行音乐类”奖项自本届起分开颁奖。流行音乐专辑制作人奖再次区分为演唱类及演奏类两项“最佳专辑制作人奖”,并在演唱类奖项新增“最佳单曲制作人奖”。本届另增设评审团奖,由评审自本届报名参赛作品中提名,奖励特殊且值得鼓励之作品。并增设“票选最受欢迎男(团体)歌手奖”和“票选最受欢迎女(团体)歌手奖”,以票选方式决定得奖者。
入围暨得奖名单
以![]() |
【出版奖】
【个人奖】
注:安又琪原以艾回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谈情说爱》专辑入围最佳新人奖,后经新闻局确认曾于2004年发行过个人专辑不符合最佳新人奖之报名规定而遭撤销入围资格。[4][5]
【出版奖】
【个人奖】
- 观众票选最受欢迎男(团体)歌手奖
- 观众票选最受欢迎女(团体)歌手奖
- 票选第一阶段自2007年5月10日至5月20日止,初选名单由台湾最大唱片通路5大唱片提供,从2006年销售最好的前百张专辑,扣除发行两张专辑以上者、电视原声带,选出男、女歌手各35名,包括团体在内都以主唱性别来归类为男或女歌手[6]。以网络投票分别选出男、女(团体)歌手前十名后,自5月23日至6月15日进行第二阶段投票。第二阶段投票以网络及简讯投票进行,第一阶段获得票数不列入计算。6月16日颁奖典礼正式公布结果,并颁奖座(无奖金)给最高票者。[7][8]
颁奖典礼
本届颁奖典礼于2007年6月16日举行,星光大道由季芹、Linda主持,陶晶莹与侯佩岑搭档主持的颁奖典礼于晚间7点在台北小巨蛋正式开始[10]。本届主题“mii”代表“Music is international”,也有游戏机Wii的涵义[11]。
争议
- 本届金曲奖增设“观众票选最受欢迎男女(团体)歌手奖”,原本承办单位“东风”、“圆顶”注明此奖为“正式奖项”,但因争议过多、备受网友质疑,在与新闻局的讨论之下决定删掉“正式”两字。承办单位强调该奖项意义在于重视网络民意、鼓励人气歌手,不过由于未经过评审评选,不属于金曲奖正式的奖励范围,获奖者虽然可获奖座,但没有奖金,还会明确注明是“观众网络票选奖”。而该奖项的票选活动自5月10日起跑,16日即有网友发现票选机制不严谨,许多歌手的票数一夜之间增加2、3千张,有“灌票”之嫌疑,建议新闻局应该把这个新增的奖项取消。[12]该奖项之后也仅存在本届金曲奖。
- 以《种树》获得“演唱类最佳客语歌手奖”和“演唱类最佳客语专辑奖”的林生祥,上台发表感言时,表示音乐奖应以音乐类型作为分类,而非种族语言,因而拒领奖座,并将奖金平均捐赠给美浓种树团队、美浓社区报“月光山”杂志、报导有机作物的“青芽儿”杂志,以及“白米炸弹犯”杨儒门。[13] 现场支持者高举“支持台湾农业”标语呼应。
- 本届颁奖典礼发生尚未颁发奖项,在场入围者却已提前知道本身并未得奖的“得奖名单外流事件”。[1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