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2号交响曲 (斯克里亚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C小调第2号交响曲,作品29,是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的交响曲作品,创作于1901年,1902年1月12日于圣彼得堡由阿纳托利·利亚多夫指挥首演。
第2号交响曲是斯氏早期的作品,亦是其笔下最“传统”的交响曲创作[1][2]:iii,乐章之间的主题性关联相当明显[3],传统的曲式如奏鸣曲式、轮旋曲式的运用也相当彻底[注 1]。
背景
此曲具体的创作时程约在1901年1月至9月间,草稿显示斯克里亚宾在创作第二乐章时曾遇到不小的瓶颈。
![]()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分析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此曲之配器可简记为"*3 2 3 2—4 3 3 1—tmp+1—str"[4]。
此曲共五个乐章,其中第一、第二乐章以及第四、第五乐章之间均不间断。
- 行板(Andante),C小调
- 快板(Allegro),E♭大调
- 行板(Andante),B大调
- 暴风雨般的(Tempestoso),F小调
- 庄严的(Maestoso),C大调
- 第一乐章
第2至第4小节的主题(由单簧管演奏)是整个乐章的核心素材。
- 第二乐章
-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此曲创作期间最为顺利的乐章,鸟鸣的元素象征了欢快与满足。
- 第四乐章
- 第五乐章
此乐章的调性和韵律都暗示著严肃与刚直的特性,即使斯克里亚宾的本意是写出“人必胜天的凯旋感”。晚年时,斯氏自己认为第五乐章的音乐使人难以亲近,并一度计划改写之,惟后来并未实现。
轶事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