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227号命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227号命令
Remove ads

第227号命令(俄语:Приказ № 227)是二战苏联于1942年7月28日下达的一道命令,因该命令中含有“一步也不许后退!”(Ни шагу назад!)而出名,它成了苏联的抵抗的一个象征[1]

Thumb
印有“一步也不许后退!”(Ни шагу назад!)标语的苏联邮票

该命令的出现与当时前线战略局势的急剧恶化有关:1942年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失败后,红军又遭受了沃罗涅日地区,顿河流域和顿巴斯地区的多次失败,损失惨重,被迫撤退至伏尔加河北高加索地区。德军占领了苏联人口最稠密,最发达的工业和农业地区。该命令指出:7000万苏联公民和大量战略资源仍留在被占领土上,苏联在人力储备和粮食储备方面远差于德国,进一步的撤退将导致苏联的战败[2]

影响

苏联元帅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曾评价道:“在历史上的战争中,第227号命令绝对是最有力量的文档之一:其中蕴含的爱国与感性力量让我们度过了那段黑暗时光……每次读到这篇文档,我们(将军们)都下定决心一定要赢下这场大战[3]。”

自227号命令下达之后,指挥官若无上级命令绝不允许撤退,违反者将被送上军事法庭审判。

227号命令要求每个方面军必须建立一至三个(每个军最多不过800人)由违反军令的中高级军官组成的惩戒营。惩戒营被送至东线战场最为危险的地带进行战斗[4]。前线部队还必须配备由受罚的士官和士兵组成的惩戒。截至1943年1月1日,至少有24993人在惩戒营中作战;到了1943年这个数字上升到顶峰177694人,并在之后两年慢慢下滑至143457人和81766人。英国史学家认为在二战中至少有994300人因227号命令被军事法庭判刑,其中至少有422700人被判参加惩戒营,另有436600人被判处禁闭,这还不包括战争中的近20万逃兵[5]

该命令还指示每个军队必须在后方建立“督战队”,射杀“制造恐慌者和懦夫”[1]。命令的序言中引用了德军在冬季撤退中成功使用过的这两项措施。

[6]

在头三个月里,督战队射杀了1000名惩戒部队,并将24000人送到惩戒营。

根据1942年10月NKVD的一份内部名单,从1942年8月1日到1942年10月15日,有15649名逃离了斯大林格勒前线士兵被督战队接走。其中244名士兵被监禁,278名被枪决,218名被送入惩戒连,42名被送入惩戒营,14833名被送回部队。到1942年10月,常规督战队的想法被悄然放弃。

本意是为了激发受压迫的红军的士气,强调爱国主义,但它总体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且没有被指挥官们持续实施,他们认为转移部队建立阻击分队是浪费人力。

1944年10月29日,督战队因前线战况的变化被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斯大林)发布的349号命令正式撤销[6][7][8]

很多史学家和媒体认为正是227号命令挽救了苏联,并最终逆转了东线的局势[9][10][11][11][12]

Remove ads

另见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