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姬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姬澹,《晋书》作箕澹,《北史》作姬淡,字世雅,西晋十六国时代郡(治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人。
姬澹勇猛强健且富有谋略,西晋时期担任州从事。他们与卫操、卫雄一同归附鲜卑拓跋部后,拓跋猗㐌赏识他们的勇力,任命为将领,常年随军征战,威名远扬。拓跋猗㐌前往救援西晋时,上奏朝廷列举他们的功勋,被授予将军称号。姬澹因勇猛善战闻名,猗㐌末年,官至信义将军,被封为楼烦侯。拓跋猗卢初年,受到重用。卫操去世后,卫雄、姬澹一同担任左右辅佐大臣。永嘉六年(北魏穆帝猗卢五年、312年),晋朝并州刺史刘琨请求援军,以讨伐刘聪、石勒。刘聪派遣儿子刘粲袭击晋阳,杀害刘琨的父母并占据晋阳,刘琨派遣使者向猗卢告急,猗卢大怒,派遣长子拓跋六修、猗㐌之子拓跋普根,以及卫雄、范班、姬澹等人作为前锋,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作为后援。[1][2]刘琨收拢一千多名溃散的士兵为他们充当向导,拓跋猗卢率领六万大军抵达狼孟。猗卢击败刘聪后,留给刘琨牛羊车马就撤退了,留下姬澹、段繁等驻守晋阳。拓跋猗卢被晋朝封为代王。
建兴四年(北魏穆帝猗卢九年、316年),拓跋六修发动叛乱,代国境内大乱,旧部与新归附者互相猜忌,不断互相残杀。卫雄、姬澹都深受众人拥戴,于是与刘琨留在代国做人质的儿子刘遵率领几万乌丸人、晋人向南归附西晋。刘琨听说后非常高兴,率领几百名骑兵疾驰前往平城安抚接纳。不久,刘琨派遣姬澹率领十几万部众讨伐石勒,自己驻守广牧作为声援。石勒准备抵御姬澹,有人劝谏他说:“姬澹的军队精锐强盛,锋芒不可阻挡,应当深挖壕沟、高筑营垒来挫伤他们的锐气,进攻与防守的形势不同,这样一定能万无一失。”石勒说:“姬澹的大军远道而来,早已疲惫不堪,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号令不统一,一战就能擒获他们,有什么强大可言?敌寇已经逼近,怎能放弃迎击?大军一旦撤退,再想中途返回就不容易了。如果姬澹乘我们撤退时追击,我们连防备的时间都没有,又怎能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呢?这是不战而自取灭亡的做法。”当即斩杀了劝谏的人。石勒任命孔苌为前锋都督,下令三军凡是落后出兵的人一律斩首。他在山上布置疑兵,又在两侧设下两处埋伏。石勒率领轻骑兵与姬澹交战,假装兵败撤退。姬澹出兵追击,石勒的前后伏兵突然出动,夹击姬澹,姬澹的军队大败,石勒缴获一万匹铠甲和战马,姬澹逃往代郡,韩据逃往刘琨处。刘琨的长史李弘献出并州向石勒投降,刘琨于是投奔段匹䃅。石勒将阳曲、乐平的百姓迁徙到襄国,设置地方官员后撤军。孔苌追击姬澹至桑干,将姬澹部众消灭。[3][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