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管干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管干贞(1734年—1798年),改名干珍[1],字松崖,又字阳复旸复阳夫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属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政治人物、书画家,专长花鸟画。

事实速览 管干贞, 籍贯 ...
Remove ads

经历

乾隆二十年(1755年)生员。二十一(1756年)年副贡。二十四年顺天举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第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

三十四年(1769年):翰林院散馆,授编修。以翰林直史馆撰文。

三十九年(1774年):翰林院编修,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四十年(1775年):翰林院编修,会试同考官。

四十二年(1777年):翰林院编修,充贵州乡试正考官

四十三年(1778年):翰林院编修,教习庶吉士[2]

四十五年(1780年):翰林院编修,升陕西道监察御史。充国史馆总纂官[3]

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道监察御史,以巡城御史巡视西城。考选贵州道监察御史。

四十七年(1782年):贵州道监察御史[4],改京畿道监察御史,以巡漕御史巡漕天津、巡漕瓜洲仪征

四十八年(1783年):京畿道监察御史,以巡城御史巡视西城。诉讼书状全都亲自受理裁判;完整巡行城内与郊外,逮捕惩治犯法者。以巡漕御史巡漕天津、巡漕瓜仪[5]

四十九年(1784年):京畿道监察御史,升户科给事中,以巡漕御史巡漕天津、巡漕瓜仪。

五十年(1785年):户科给事中,以巡漕御史巡漕天津、巡漕瓜仪[6]

五十一年(1786年):户科给事中,兼以巡漕御史巡漕天津、巡漕瓜仪。改鸿胪寺少卿,迁通政使司参议。于临清帮办漕运事务[7]

五十二年(1787年):通政使司参议,升光禄寺卿文渊阁直阁事。以巡漕御史巡漕天津、巡漕瓜仪[8]。冬季漕船回空时常遇到河水冻结,必须打凌破冰,管干贞命令先破冰疏通下游河道,以免上游碎冰流往下游,使下游结冰更厚,此后漕运就遵守这个方法。

  • 管干贞上奏疏言:“运河以诸湖为水柜,诚使节节疏通,虽遇旱涝,可以节宣。否则雨少无筹济之方,雨多无容水之地。至引黄入运,系一时权宜。苟疏濬得宜,黄河全力下注,运河自不致停沙。”又奏请治理疏濬骆马湖,使运河水能够储蓄与宣泄,得到谕旨覆议实行。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五十三年(1788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七月九日迁工部右侍郎[9],兼管吏部右侍郎。八月充顺天乡试副考官

五十四年(1789年):工部右侍郎,三月六日充会试副考官[10]。六月十日升授漕运总督,加兵部侍郎衔、右副都御史[11]

  • 运粮漕船行驶到天津杨村,时常因为水位太浅,必须改用小船将漕粮运至岸上,运粮船员无法负担该船所需金额,习惯上由长芦盐运使用卖盐所得贷款给运粮船员,再借直隶藩库银两归款,运粮船员分年缴纳还款。其后议决停止施行,造成运粮船员许多不便,管干贞奏请恢复如旧例。
  • 又疏奏陈述江西军民疲敝困乏,请筹款增补行粮、月粮折价银,以官银代替偿还累积拖欠的漕粮折价,令其分年缴纳;并且放宽期限清查、屯田,使江西得以调整喘息[12]乾隆帝全都听从采纳。

五十五年(1790年):仍任漕运总督、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获赐花翎黄马褂

  • 管干贞上疏:“漕艘百余帮,役夫数万人,最易藏奸生事。上年新漕,饬严立规条,行必按伍,止则支更。亲行督察,乃知别有奸人随运潜行。督饬捕治数十人,交州县确拟严惩。”乾隆帝下旨嘉奖。八月御赐《万寿衢歌乐章》一部[13]

五十八年(1793年):仍任漕运总督、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疏言:“苏州太仓押运官,例抵淮后改委赴通。中途分更,互相推诿。请自水次抵通,始终其事,庶官有专司。”

  • 奏请河南豁免缓征,停运与减存的河南船只,就近赴山东受雇拨运漕粮。奏请各帮水手如果欠缺纤夫,指令舵手、船工头领只可用素来认识、诚实的人补充,避免船工聚众窃盗的麻烦。都报得许可。
  • 各省开仓、兑毕,大多办理至春初,漕船又到处逗遛,若遇到水位太浅或河水暴涨,甚至有在河北过年的。管干贞严饬催促船工差役修补船只与受兑,恢复“冬兑春开”旧制。
  • 粮船起运,管干贞往往亲自乘马监督催促,风雨无阻,或者不回搭乘的船而搭帐篷露宿。低微的差役认真出力,必定亲自慰劳。运粮人丁船员不顺从,立刻予以惩罚。当时船工也许难以忍受管干贞严苛猛烈,等到回空节省花费,没有丝毫派征压力,就都大为喜悦而佩服。乾隆帝曾经召见管干贞褒奖其贤能有才干,说可以比得上杨锡绂

五十九年(1794年):仍任漕运总督、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因患病求请病假,朝廷命两江总督书麟摄理漕运事务。痊愈后,回任原职。

嘉庆元年(1796年):仍任漕运总督、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这一年,户部决议江苏浙江白粮全数运往京城粮仓,以多余的羡米为耗,浙江运粮船丁已经如议启航交运。管干贞主张江南剩余的储米较少,坚持抗议不执行,交吏部从严议处,五月二十一日遭降二级革职调用处分[14]

嘉庆三年(1798年)卒,年六十五。管干贞工花鸟画,得恽寿平真传精髓,尤其擅长设色牡丹。


Remove ads

著作

  • 《书经一隅》
  • 《易经一隅》
  • 《诗经一隅》
  • 《问礼一隅》
  • 《规左一隅》
  • 《明史志》
  • 《说文考异》
  • 《黄门篆说义》
  • 《玉书》
  • 《延陵志余》
  • 《管松崖文集》
  • 《管松崖诗集》
  • 《诗余偶存》
  • 选辑《旧雨集》
  • 奉敕纂《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未完

家庭及关联

  • 父:管景贤
  • 伯叔:管景麟
  • 子:管遹安、管遹仪管遹群
  • 孙:管贻葄、管贻葆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