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卡埃尔·佩恩福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米卡埃尔·佩恩福什(Mikael Pernfors,瑞典语发音:[mîːkaɛl ˈpæ̂ːɳfɔʂ],1963年7月16日—),已退役的瑞典男子网球运动员。他打入了198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并赢得了1993年在蒙特利尔举办的加拿大大师赛。[2]
Remove ads
职业生涯
米卡埃尔·佩恩福什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多样性和戏剧性,他以其重上旋的底线打法和双手反拍著称,类似于他的瑞典同胞比约恩·博里和马茨·维兰德,但他缺乏他们的稳定性,依赖于充满变化、讨好观众的比赛风格,并频繁使用放小球和上旋挑高球。[来源请求]
他7岁开始打网球比赛。在转为职业选手之前,佩恩福什先是在美国塞米诺尔社区学院(Seminole Community College)打了两年网球,之后转至美国的乔治亚大学,成为继二十年前的丹尼斯·罗尔斯顿之后第一位连续赢得两次NCAA单打冠军的球员(1984年和1985年)。[3]
1986年,佩恩福什在法网达到了他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大满贯单打决赛。他在比赛中击败了奥利维耶·德莱特、斯特凡·埃德贝里、罗伯特·塞古索、马丁·海特、鲍里斯·贝克尔,并在半决赛中战胜了亨利·勒孔特。然而,在决赛中,他以3-6, 2-6, 4-6直落三盘输给了当时的世界第一伊万·伦德尔。
同年,佩恩福什代表瑞典参加了戴维斯杯决赛。他在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赢得了与保罗·麦克纳米的一场单打比赛,但在另一场单打中输给了柏·卡殊,尽管最初两盘领先,最终瑞典队以2-3败北。次年的温布尔登锦标赛中,他又一次浪费了两盘的领先优势,在6–1, 6–1, 4–1领先时被吉米·康纳斯以最终比分6–1, 6–1, 5–7, 4–6, 2–6逆转。[4]
1988年,佩恩福什在洛杉矶赢得了自己首个顶级巡回赛单打冠军,决赛中击败了安德烈·阿加西。一个月后,他又在美国斯科茨代尔获得了第二个冠军。[3]
1990年澳网R4,佩恩福什对阵约翰·麦肯罗时,后者成为了网球新行为准则下首位被取消资格的球员。由于麦肯罗试图恐吓线审、摔拍以及辱骂裁判,麦肯罗被判负,佩恩福什因此不战而胜。[5]
伤病影响了佩恩福什在90年代初期的表现,但他在1993年强势回归,在ATP大师赛系列加拿大公开赛决赛中击败托德·马丁获得冠军,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项成就。作为当时30岁的老将,他也成为了最年长的大师赛冠军,并且是排名最低的夺冠选手之一,他的世界排名从第58位跃升至第37位。[3]
佩恩福什的职业生涯最高单打排名曾达到世界第10位,并在1986年荣获ATP年度进步最快球员奖,在1993年被评为最佳复出球员。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共赢得3个顶级巡回赛单打冠军和一个双打冠军,总奖金达到了1,363,793美元。
Remove ads
重要比赛决赛
职业生涯决赛
Remove ads
单打表现时间线
- 指引:
W | F | SF | QF | #R | RR | LQ (Q#) | A | P | Z# | PO | SF-B | F-S | G | NMS | NH | NQ |
W:冠军;F:亚军;SF:四强;QF:八强;#R:前四轮;RR:小组赛;LQ:止步资格赛;A:缺席;P:比赛延期;Z#: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组别赛(#表示级别);PO:参与戴维斯杯/联合会杯附加赛;SF-B:奥运会铜牌;F-S:奥运会银牌;G:奥运会金牌;NMS:非ATP1000大师赛系列;NH:该赛事本年度未举行;NQ:未入围。
Remove ads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