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哈伊洛·博伊丘克

烏克蘭畫家(1882-193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哈伊洛·博伊丘克
Remove ads

米哈伊洛·利沃维奇·博伊丘克乌克兰语Миха́йло Льво́вич Бойчу́к罗马化Mykhailo Lvovych Boichuk;1882年10月30日—1937年7月13日),乌克兰画家[1][2],为被处决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其艺术风格被称为博伊丘克主义英语Boychukism或新拜占庭主义。

事实速览 米哈伊洛·博伊丘克, 出生 ...

生平

博伊丘克于1882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罗曼尼夫卡(今属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州),曾于利沃夫(时属奥匈帝国)向画家尤利安·潘克维奇学习绘画[2],随后入读克拉科夫美术学院(今马泰依科美术学院),于1905年毕业,此外他也曾在慕尼黑维也纳等地的美术学院学习。1905年博伊丘克的画作在利沃夫的一座画廊展示,1907年在慕尼黑的画廊也有展出[3]。1907年至1910年博伊丘克居住于巴黎,开设自己的工作室并招收学生[2],此时期他与费利克斯·瓦洛顿保罗·塞律西埃莫里斯·丹尼等画家一起工作,并受到他们的影响,1910年博伊丘克在巴黎的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画展,展示他与学生拜占庭复兴风格的画作[3]。同年博伊丘克回到利沃夫,在利沃夫博物馆工作,翌年他旅行至俄罗斯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身为奥匈帝国国民而被拘留,战后则留在基辅[2]

1917年,博伊丘克成为基辅国家视觉艺术与建筑学术院的创办人之一,他在此教授壁画镶嵌艺术,并于1920年成为学院的院长[4]。1925年他与他人共同创办乌克兰革命艺术协会乌克兰语Асоціація революційного мистецтва України[2]大清洗时期,艺术协会遭到解散,博伊丘克于1936年被捕,被控为梵蒂冈特务,在狱中受到虐待,于隔年7月13日和其学生伊万·帕达尔卡英语Ivan Padalka瓦西里·谢德利亚尔英语Vasily Sedlyar一起被处决,四个月后其妻子索菲娅·纳列平斯卡娅-博伊丘克也被处决[2]

Remove ads

作品

一批跟随博伊丘克工作、学习的艺术家被称为博伊丘克主义英语Boychukism者,包括其弟季莫菲·博伊丘克英语Tymofiy Boychuk、伊万·帕达尔卡等,其画作风格融合了乌克兰传统艺术、拜占庭艺术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也有学者将其风格称为新拜占庭主义[2]。博伊丘克的许多作品(主要为壁画)都在他遭处决后被摧毁,他存放于利沃夫博物馆的一些作品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毁。仅有少数画作保存至今[2]

1919年,博伊丘克和一些学生创作了国立乌克兰歌剧院的壁画,1921年创作哈尔科夫歌剧院的壁画,1923年创作第一届全俄罗斯家庭工业与农业展中乌克兰展馆的壁画。后期他的风格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

纪念

1990年设立的捷尔诺波尔州米哈伊尔·博伊丘克艺术奖英语Тернопільська обласна премія імені Михайла Бойчука即是以博伊丘克为名,由捷尔诺波尔州议会英语Ternopil Oblast Council颁予有重大贡献的艺术家[5][6]。2018年,基辅国立装饰与应用设计学院乌克兰语Київська державна академія декоративно-прикладного мистецтва і дизайну імені Михайла Бойчука被冠以博伊丘克之名[7]。2020年,有志愿者整修了博伊丘克在罗曼尼夫卡的故居,并计划将其整建成博物馆供访客参观[8]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