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尔顿·格拉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米尔顿·格拉瑟(英语:Milton Glaser、1929年6月26日—2020年6月26日[1][2])是一名美国平面设计师,以其设计作品而闻名,包括“I Love New York”标志[3][4]、1966年为鲍勃·迪伦设计的海报、DC漫画、石溪大学校徽、布鲁克林啤酒厂标志;以及1969年的好利获得情人节打字机的图形作品。[5][6]
1954年,格拉瑟与其他设计师共同创立图钉工作室,并与克莱·费尔克合作创办了《纽约》杂志,并成立米尔顿·格莱泽公司,1969年,他亦制作并设计名为“短片”的16毫米反战短片,俗称为《米奇在越南》,由惠特尼·李·萨维奇(亚当·萨维奇的父亲)导演。
格拉瑟的艺术作品经常展示在各种展览中,并典藏于世界各地许多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设计无数海报、出版物和建筑设计。他因其工作而获得了许多奖项,其中包括2009年由贝拉克·奥巴马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奖,并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平面设计师。[6]
Remove ads
职业
米尔顿·格拉瑟出生于纽约市布朗克斯[3],他的父母是匈牙利犹太人移民尤金和埃莉诺(婚前姓伯格曼),他的家庭定居在南布朗克斯,父亲经营一家干洗店和裁缝店,而母亲则是家庭主妇。[7]在进入曼哈顿的音乐艺术高中之前,格拉瑟曾与艺术家拉斐尔·索耶和摩西·索耶兄弟一起上绘画课程。[8]
毕业于纽约的柯柏联盟学院后,他与雷诺·拉芬斯、西摩·施瓦斯特、爱德华·索雷尔于1954年共同创立了图钉工作室[9],1957年,图钉工作室开始发行《图钉月刊》供给朋友和客户参阅,工作室的初衷目的为“重新定义并扩展设计师、插画家和视觉文化的印记”,其设计作品摒弃传统,倾向于“对历史风格的重新演绎”[9],格莱泽和施瓦斯特在此后共同指导图钉工作室长达二十年,使其成为图形设计领域的指导性参考人物。[9]
1974年,格拉瑟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米尔顿·格莱泽公司,并于第二年离开图钉工作室。1983年,格莱泽与沃尔特·伯纳德合作,成立了位于纽约市的出版设计公司WBMG,该公司设计了全球50多种杂志、报纸和期刊。[6]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格拉瑟亲自设计和插画400多幅海报,他的作品深受20世纪早期艺术家的影响,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包括富有趣味性的、迷幻的图形,色彩的爆发,以及轮廓和大胆的几何线条。[10]他的作品展示在纽约的库珀·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伦敦的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以及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并曾在国际展览中展出[6]。个展曾在巴黎的庞毕度艺术中心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6]
1988年,格拉瑟设计了卡内基音乐厅对面的意大利餐厅德拉艺术餐厅(Trattoria Dell'Arte)的视觉设计。[11]
2008年,格拉瑟成为纪录片《传达讯息并令人愉悦:米尔顿·格拉泽的世界》的主题人物。[12]2019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向仍在90岁工作的格拉瑟致敬。[13]同年,格拉瑟重新设计意大利传播机构Pomilio Blumm的历史性“犀牛”标志。[14]基于这项经验,一部名为《社会设计故事》的纪录片于Amazon Prime VideoUSA和UK上播出。[15]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格拉瑟是乐团Luscious Jackson的成员盖比·格拉瑟 (Gabby Glaser)的叔公。 他也是平面设计师史蒂文·布劳尔的远房堂兄;格拉瑟是布劳尔的母亲的表兄。[17]
作品
1966年,格拉瑟为巴布·狄伦的《最伟大的金曲》设计了一张海报,这是狄伦的第一批海报之一。这张海报描绘了狄伦侧面的脸孔,头发呈现出迷幻的涡旋状。海报底部用格拉瑟的一种字体“Baby Teeth”写着“狄伦”(Dylan)。格拉瑟设计这张海报的灵感来自马塞尔·杜尚于1957年创作的《自画像》,以及当时的新艺术风格,他表示:“那幅画对颜色和形状产生了影响。”
这张海报的印刷和分发量达到了600万张,作为收藏品售价数百美元。[18]

格拉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他的“I Love New York”标志。 在1970年代中期,鉴于纽约市的犯罪率日益上升,1977年,纽约州聘请广告公司Wells Rich Greene和格拉瑟设计一个促进旅游业的标志,就在前往会议的计程车后座上,格拉瑟突发奇想设计了这个标志。其中,主标志由大写字母“I”和一个红心组成,叠放在美国打字机字体“NY”的上方,他的灵感来自于罗伯特·印第安纳的“爱”设计,由于格拉瑟热爱纽约,他因而免费将他的作品提供给这座城市作为公共财产使用。这个标志每年为纽约州带来3000万美元的收入,并成为流行文化的象征。
九一一袭击事件后,该标志成为促进公众之间团结的象征,格拉瑟设计了一个修改版本,上面写着“我比以往更爱纽”以回应袭击。 红心的一边有一个小小的黑色烧焦区域,隐喻著世界贸易中心遭受的攻击。[19][20]
Remove ads
1968年,格拉瑟与克莱·费尔克合作创办了《纽约》,该杂志致力于反映当时纽约市发生的各种事件,并站在读者的立场,其中广受欢迎的专栏是“地下美食家”并介绍了纽约市的廉价餐厅。 格拉瑟与杰罗姆·施耐德合作撰写长达七年的专栏,成为杂志的亮点之一,《纽约杂志》自出刊后便成为城市杂志的典范,并激发了一系列的模仿潮。
1977年,格拉瑟离开《纽约杂志》,1993年,由于格拉瑟与该杂志的历史渊源,他被小约翰·肯尼迪选中,与他的合作伙伴麦克·伯曼合作,为他们的初创号《乔治杂志》策划主题思路等导向。
1970年,格拉瑟设计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字体“Glaser Stencil”[21],灵感来自几何无衬线字体,如Futura和Avant Garde。[22]格拉瑟还设计了以下字体:
- Art Decko (照片排版公司)[23]
- Babycurls (照片排版公司) [22]
- Babyfat (1964年、照片排版公司) [23]
- Babyteeth (1966年、照片排版公司) [23]
- Eightway (1964年、照片排版公司),与乔治·莱维特合作[22]
- Futura Stencil (1970年、莱诺公司)[22]
- Glazer Stencil (1970年、莱诺公司) [22]
- Houdini (1969年、照片排版公司) [23]
- Rainbow! (1987年、照片排版公司) [23]
- Stencil Select (1970年、莱诺公司) [22]
Remove ads
奖项
2004年,格拉瑟因其对当代设计实践的深远和有意义的长期贡献,获得了库珀·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的国家设计奖终身成就奖。[6]
2009年,他在白宫由巴拉克·奥巴马总统和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授予国家艺术奖章。格拉瑟是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平面设计师。[6]
2015年,格拉瑟被评为纽约新犹太之家的2015年“八名80岁以上的荣誉得主”之一。
作品
-
布鲁克林啤酒厂标志
-
DC漫画标志, 1977–2005年
-
拉瓜迪亚高中徽标
-
石溪大学标志
-
石溪南安普敦标志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