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米兰科维奇撞击坑 (火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蘭科維奇撞擊坑 (火星)
Remove ads

米兰科维奇撞击坑(Milankovič)是火星迪阿克里亚区的一座撞击坑,其中心坐标位于北纬54.7度、西经146.7度处,直径118.4公里。在火星照片中可很容易看到这座陨石坑,因为它位于奥林帕斯山以北,并独自坐落在平坦的北方大平原上。

事实速览 行星, 坐标[锚点失效] ...

该特征取名自塞尔维亚地球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米卢廷·米兰科维奇(1879年-1958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批准接受[1]

图集

Remove ads

裸露的冰层

在米兰科维奇撞击坑中可看到许多三角状洼地。根据一组研究人员的说法,这些洼地面朝极地的直壁中显示出水冰。在火星上共发现了八处此类地方,其中米兰科维奇撞击坑是北半球唯一的一处。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冰层只有一至两米厚。这项研究是使用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仪器进行的[2][3][4][5][6]

以下图像是地下冰层研究所涉及的位置[7]

Remove ads

文学

米兰科维奇撞击坑是加拿大作家杰克·斯托诺威(Jack Stornoway)创作的短篇小说《火星之王》的背景,属于《火星 2194》的一部分。

火星交互地图

Thumb阿刻戎堑沟群阿西达利亚平原阿尔巴山亚马逊平原阿俄尼亚高地阿拉伯高地阿耳卡狄亚平原阿耳古瑞高原阿耳古瑞平原克律塞平原克拉里塔斯槽沟塞东尼亚区桌山代达利亚高原埃律西昂山埃律西昂平原盖尔撞击坑哈德里亚卡火山口希腊山脉希腊平原赫斯珀利亚高原霍顿撞击坑伊卡利亚高原伊希斯平原耶泽罗撞击坑罗蒙诺索夫撞击坑卢库斯高原吕科斯沟脊地李奥撞击坑卢娜高原马莱阿高原马拉尔迪陨击坑玛莱奥提斯堑沟群Mareotis Tempe珍珠高地米氏陨击坑米兰科维奇撞击坑内彭西斯桌山群涅瑞达山脉尼罗瑟提斯桌山群诺亚高地奥林波斯槽沟群奥林帕斯山南极高原普罗米修高地普罗敦尼勒斯桌山群塞壬高地西绪福斯高原太阳高原叙利亚高原坦塔罗斯槽沟群滕比高地辛梅利亚高地示巴高地塞壬高地塔尔西斯山群特拉克图斯坑链第勒纳高地尤利西斯山乌拉纽斯火山口乌托邦平原水手谷北方大平原克珊忒高地
The image above contains clickable links 火星全球地形交互式图像地图。将悬停在图像上可查看 60 多个著名地理特征的名称,单击可链接到它们。图底颜色表示相对高度,根据来自美国宇航局火星全球探勘者号火星轨道器激光高度计的数据。白色和棕色表示海拔最高(+12 至 +8 公里);其次是粉红和红色(+8 至 +3 公里);黄色为 0 公里;绿色和蓝色是较低的高度(低至 -8 公里)。轴线纬度极地已备注。

另请查看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