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精神续作

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精神续作(英语:spiritual successor),或称精神续集(英语:spiritual sequel),是指一个新作品和已经发售的作品类似或者受到明显的影响,同时新作品在法理上完全独立[1][2]。这类作品的出现大多是因为创作者无法保留先前作品的版权,继而沿用前作的设定和元素创作类似的作品[2]

文学领域

亚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在流行后,不少作者模仿他的作品,甚至是沿用作品世界观和人物设定[3]

电子游戏领域

在电子游戏领域,同一批开发者或者工作室创作的新系列作品,如果与过去作品的风格、主题和玩法类似,会视为过去作品的精神续作。如FromSoftware开发的《恶魔之魂》和《黑暗之魂》,后者视为前者的精神续作,两者皆是黑暗奇幻主题,美术风格和玩法类似[1]。又如《双点医院》的制作人马克·韦伯利英语Mark Webley、设计师加里·卡尔英语Gary Carr (video game developer)及程序师本·荷姆斯都是1997年发行的同类游戏《主题医院》的牛蛙工作室开发者,而拥有《主题医院》商标的牛蛙工作室被艺电收购后解散,艺电拥有版权但无意开发续作,因此原开发者在离开牛蛙工作室后仅能以新名称开发精神续作[4][5]。同样的例子还有拥有《武林群侠传》版权的智冠科技与开发精神续作《侠客风云传》的原工作室河洛工作室[6],以及拥有《恶魔城系列》版权的科乐美与开发精神续作《血污:夜之仪式》的原制作人五十岚孝司[7]

新开发者对过去作品的玩法复刻,创作出来的作品有时也会视为精神续作,如《影子战术:将军之刃》虽然和盟军敢死队系列题材不同,但是由于玩法上的相似被视为是精神续作[2]

部分作品爱好者创作的同人作品也被称为“精神续作”,同人作品模仿原作的美术风格和战斗系统,甚至沿用部分世界观,通过修改角色名称等方式避免版权方的诉讼[8][9]

其他例子,1991年西山隆志英语Takashi NishiyamaSNK设计的《饿狼传说格斗游戏,为同一设计者在1987年卡普空初版街头霸王的精神续作。

Remove ads

影视领域

电影制作人J·J·艾布拉姆斯在宣传《科洛弗道10号》时不断强调该作不是《苜蓿地续作,而是精神续作[2]

香港,2000年韦家辉亚洲电视创作的《世纪之战》为同一编剧在1992年无线电视大时代》的精神续作。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