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背松鼠猴

卷尾猴科松鼠猴属哺乳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背松鼠猴
Remove ads

红背松鼠猴Saimiri oerstedii[2],又名赤背松鼠猴,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的一种松鼠猴。它们只限于在巴拿马西北端近哥斯达黎加边界,与及哥斯达黎加的太平洋海岸,主要在玛兰安东尼尔国家公园(Manuel Antonio National Park)及基督山国家公园(Corcovado National Park)。

事实速览 红背松鼠猴, 保护状况 ...

红背松鼠猴身型细小,背部是橙色的,面部呈黑白色。它们是杂食性的,主要吃果实植物的其他部分、无脊椎动物及一些细小的脊椎动物。它们的天敌包括猛禽猫科。它们是以大群族生活,数量介乎20-75只。它们是所有猴子中最为平等的。雌性没有支配的架构,而雄性只在繁殖季节才会争斗。雌性于2.5岁就性成熟,雄性则要4-5岁。成熟的雌性会离开自己的群族,但雄性一生也会留下。它们的寿命可以多于15岁。

红背松鼠猴的数量自1970年代就急促下降,相信是由伐林及捕猎造成。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们列为易危

Remove ads

特征

Thumb
红背松鼠猴的颜色。

红背松鼠猴与其他南美洲松鼠猴属的颜色不同。它们的背部、双手及双脚呈橙色,肩膀臀部及尾巴呈橄榄色,腹部呈白色。头顶盖呈黑色,尾端也是黑色的。雄性的头顶盖一般较雌性的浅色。面部呈白色,眼睛、鼻子及口的周围是黑色的。[3][4]

红背松鼠猴的两个亚种在颜色上相似,但头顶盖的形状不同。北方的亚种的头顶盖颜色较浅。[4]南方亚种的四肢及腹部较黄。[5]

成年红背松鼠猴身长27-29厘米(不包括尾巴),重600-950克。[4][6]尾巴较身体长,长36-39厘米。[4]它们是两性异形的,雄性平均较雌性重16%。[6]雄性平均重829克,雌性平均重695克。[6]它们脑部与身体的比例是所有灵长目中最大的,脑部重约25.7克或体重的4%。[3][7]它们的尾巴并不可以完全抓住东西的,主要是用作平衡。[8][9]

分布及栖息地

红背松鼠猴的分布地只限于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它们栖息在近太平洋的海岸,包括哥斯达黎加中部至巴拿马西部。[4]玛兰安东尼尔国家公园基督山国家公园可以见到它们。[10]它们栖息在低地的次生林原生林[11],在较高及成熟的森林内它们很难生存。[4][11]

行为

社会结构

红背松鼠猴是日间活动及栖于树上,在树上很多时都是以四足行走。[3]它们的群族包含几只成年雄性、雌性及幼猴。数量比其他南美洲松鼠猴属为少,但在新世界猴中也算是多。群族的数量介乎20-75只,平均也有41只。[6][11]有时一些群族甚至多于100只,但相信只是两个群族临时结合的情况。[1]平均而言,雌性在群族中较雄性多60%。[6]

红背松鼠猴的领地约为35-63公顷。[11]群族间的领地可以重叠,尤其是在一些受保护地区,如玛兰安东尼尔国家公园。但在一些较狭窄的地区,重叠的情况则较少会出现。[11]群族每日会迁移约2.5-4.2公里。[12]群族在日间并不会再细分为细群来觅食。个别猴子可能会暂时远离群族,所以其分散地可以达1.2公顷。[13]群族晚间倾向睡在同一些树上。[13]

雌性红背松鼠猴之间没有支配架构,也不会组成同盟。[1][6]群族内的雄性一般都是有关系的,故会倾向组成强烈的联盟,且只会在繁殖季节才会有支配架构的出现[6],尤其是在同龄的雄性。[11]雄性及雌性均不会支配异性,是它们独有的平等系统。群族之间也不会互相争竞或打斗。[1]

由于红背松鼠猴的食物一般分布在较为细小的分散的地方,与卷尾猴一同觅食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所以它们一般不会一同觅食。另外,由于雄性卷尾猴对掠食者有很高的警觉性,故它们会放更多时间来侦查敌对的雄性,所以红背松鼠猴若与它们一同觅食的话,对掠食者的保障就更少。[6][9][14][15]

一些鸟类是会与红背松鼠猴一同觅食,它们会吃红背松鼠猴掉下的昆虫及细小脊椎动物。在基督山国家公园双齿鹰灰头唐纳雀褐翅䴕雀等会跟随红背松鼠猴,尤其是在雨季当较难寻找节肢动物时。[11]

Remove ads

食性

Thumb
正在觅食的红背松鼠猴。

红背松鼠猴是杂食性的,主要吃昆虫及其幼虫蜘蛛果实叶子、树皮、花朵花蜜。它们也会吃细小的脊椎动物,如蝙蝠鸟类蜥蜴青蛙。它们会在森林的中至低层觅食,即40-50呎高。[11][13]它们每天约有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时间来吃东西。在雨季由于节肢动物较少,它们很难找到想吃的食物。[4]

红背松鼠猴有一种特别的方法来捕捉筑帐蝠。它们会透过寻找它们的“帐篷”来寻找筑帐蝠。当它们找到筑帐蝠后,就会攀到更高的地方,重高处跳入账篷,尝试躯逐筑帐蝠。若筑帐蝠未能飞走,它们会跳在其上并将筑帐蝠吃下。[11]

红背松鼠猴会帮助一些花朵散播种子花粉[11]虽然它们并非农业上重大的害虫,但有时也会吃谷物、咖啡香蕉芒果[11]它们也会吃豆荚无花果腰果等。[11][13]

沟通

红背松鼠猴很嘈吵,经常会尖叫、吹哨及唧唧叫。[4]它们经过森林时会折断树枝,造成很多声音[4]

天敌

红背松鼠猴的天敌包括有猛禽猫科,当中猛禽捕捉它们最有效。[6]群族中最老的红背松鼠猴有责任侦查掠食者[1][11]当它们发现猛禽时,就会发出高音的警报,并且跳下寻找地方躲避。其他听见警报的猴子亦会跳下寻找地方躲避。它们对猛禽特别小心,甚至一些像猛禽的物件也会令它们呼叫。[13]在幼猴出生的时候,侦查掠食者更为重要。猛禽在此时会经常靠近红背松鼠猴的群族,掠食大量的幼猴。其他会掠食红背松鼠猴的动物包括巨嘴鸟狐鼬负鼠长鼻浣熊蜘蛛猴[13]

繁殖

Thumb
幼猴在母猴的背上。

红背松鼠猴的繁殖季节是在9月。[11]所有雌猴都会差不多同一时间进入动情期。在繁殖季节前一或两个月,雄猴的睾酮会变为动情素,重整了身体内水分的平衡,外观会变得较大只。若分泌较多睾酮,它们就会更大只。由于从未见到雄猴互相打斗,或是强迫雌猴交配,故相信是由雌猴选择交配的雄猴。雌猴可能会选择较大只的雄猴,原因是这些雄猴一般年纪都是最大的,且是最能侦查到掠食者,或是失控的性别间选择。[13]

雄猴在繁殖期有时会离开群族一段短时间,尝试与其他群族的雌猴交配。雌猴欢迎来自其他群族的雄猴,但雄猴则会驱逐外来的雄猴。妊娠期为6个月,在2月至3月间,幼猴会在一星期内诞下。它们一胎一般只有一只幼猴。[6][11][13]

只有一半的幼猴能够生存多于6个月,很大部分都是因鸟类的掠食。[6]幼猴头一年需要依赖母猴的照顾。[11]雌猴每12个月就可以生产,所以之前出生的幼猴正好在新幼猴出生时可以独立。雌猴2.5岁时就达至性成熟,雄猴则要4-5岁才性成熟。[6]雌猴性成熟后就会离开自己的群族,雄猴整生也会留在群族内。雄猴会倾向接触同龄的雄猴。同一代的雄猴性成熟后可以选择离开群族,到其他群族中争取较大的繁殖机会。[6]

红背松鼠猴野外的寿命不详,圈养的则可以多于15岁。[11]

Remove ads

保育状况

红背松鼠猴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南美洲带来中美洲的。DNA测试显示红背松鼠猴实际上是自很久远前就与其他南美松鼠猴分支出来,估计最少是26万年前或甚至多于400万年前。[5]

红背松鼠猴的祖先可能是于中新世末或上新世就已经生存在哥伦比亚,并迁徙至中美洲。懒吼猴也是于此时迁徙至中美洲。后来巴拿马地峡的通道因海洋高涨而关闭,又于200万年后重开,形成另一波的迁徙。后来的移民,包括现今卷尾猴鬃毛吼猴黑掌蜘蛛猴的祖先胜过早期的移民,限制了现今红背松鼠猴的分布。[16]

哥斯达黎加,估计每平方公里就有36只红背松鼠猴;在巴拿马,则每平方公里就有130只。[12]它们的数量就由于1970年代的20万只下降至少于5000只。[10]相信是因伐林及捕猎所致。[10]在哥斯达黎加正在进行保育工作,免得它们灭绝[17]在巴拿马也有重植森林的计划,尝试保存现有的群族。[18]

红背松鼠猴的状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改为易危。这是因它们的分布地分散且细小,而其栖息地也不断减少。[1]

分类

红背松鼠猴是属于卷尾猴科松鼠猴亚科[19]它们是已知五种松鼠猴属的一种,且是唯一栖息在南美洲以外的地方。[6]与它们最接近的有松鼠猴马河松鼠猴[19]其学名是为纪念丹麦生物学家安德斯·奥斯忒(Anders Sandøe Ørsted)。

红背松鼠猴有两个亚种,包括:[2]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