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腰鹦鹉
舊世界鸚鵡科紅腰鸚鵡屬下的唯一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红腰鹦鹉(学名:Psephotus haematonotus,英语:Red-rumped parrot),是鹦鹉目鹦鹉科红腰鹦鹉属下的唯一一种鸟类。[3]这个物种仅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开阔地带。[4]因其拥有广大的分布范围及数量可能正在增加,目前物种状态被划为无危。[1][5]
该物种由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于1838年以Platycercus haematonotus的名称描述,归于玫瑰鹦鹉属下。[6]1845年,古尔德将其归类至一个新属下,并将其作为该属的模式种。[3][7]其属名Psephotus原意在形容这个物种在肩、臀上的斑点与镶嵌艺术的石头或宝石类似。[8]:319而种加词haematonotus则由古希腊语的αἷμᾰ(罗马化:haima,意指“血”)及-νότος(罗马化:-nōtos ,意指“背后的”)组成。[8]:184
| |||||||||||||||||||||||||||||||||||||||||||||||||||||||||
2023年所建立的支序图[9] |
红腰鹦鹉属下原有其他包含金肩鹦鹉等其他物种,但2011年起有研究指出该属为多系群,因此本属在被拆分后仅余下红腰鹦鹉,成为了单型属。[3][10][11]目前红腰鹦鹉有两个亚种,两者差异在于羽毛的颜色有所不同,其中指名亚种分布于东南澳大利亚内陆;而P. h. caeruleus则分布于西南澳大利亚一侧,其颜色较前者为黯淡。[3][4]
红腰鹦鹉体长约27厘米,体重约54—70克。[12]成年雄鸟的上半身为亮绿色、腹黄、臀部红色,尾下覆羽为白色;雌鸟上半身则以橄榄色系为主,臀部绿色,尾下覆羽为淡蓝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色彩较黯淡。[4]其鸟喙宽平均约8.2毫米、深平均约14.0毫米、嘴峰长平均约15.5毫米;翼长平均约128.6毫米;跗跖约15.8毫米;尾长约151.0毫米。[13]
这个物种生存于开阔林地、热带草原等环境中,是一种留鸟。[12]它们为植食性,以植物、种子、果实和花朵为食。[12][13]其繁殖期在8月—隔年1月,会在树木的空洞或洞穴中筑巢,也可以在人工环境中筑巢,并可能有集体繁殖的现象。每次产4—8枚卵、19天后孵化,雏鸟约4周可离巢。[12]
目前该物种虽然数量并未被量化,但据信数量丰富,2021年的模型预测中粗估约有约613万只个体。[5][14]且红腰鹦鹉正可能因其合适栖地为较为退化的环境,可从栖息地退化的情况下从中得益。[5]《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因其庞大的分布范围及疑似正在增加的趋势,将红腰鹦鹉列为无危物种。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