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红雀微型无人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红雀微型无人机,是2007年时中科院参考美军RQ-11渡鸦式无人侦察机发展的单兵手持式迷你无人机系统。起飞时由单兵手持无人机用力掷出,也能透过弹射架发射升空。
目前应用于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连排级部队,负责短程侦搜及强化目标获得能力。平时则可支援救灾、水土保持、交通等监控。[1]。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5年5月30日) |

发展历史
- 2009年,中科院改良了红雀微型无人机的长期滞空能力。除了有加大的翼展外,翼端也改为上扬方式。红雀微型无人机系统也展出了机用夜视镜,供晚间遥控目视操作使用。[2]
- 2013年,红雀微型无人机系统,由当时执行500公里行军任务的陆军特战指挥部特战第五营,进行性能测试。
- 2014年12月,红雀二型无人机亮相。
- 2023年3月14日,红雀三型首度亮相。[3]
红雀无人机-诸元
- 总重:2.1公斤
- 全长:1.5米
- 翼展:1.0米
- 发动机:无刷电动马达
- 全高:30公分
- 最大航程:15-20公里
- 最大飞行高度:4.5公里
- 配备:飞控电脑、导航仪、数据资料链、光电摄影机
- 酬载:CCD摄影机、夜视镜
- 飞行模式:手控、定高、盘旋、导航与归航
红雀二型无人机-诸元[4][1]
- 总重:5.5公斤
- 全长:1.3米
- 翼展:2.2米
- 发动机:无刷电动马达
- 全高:0.35米
- 最大航程:未公布
- 最高升限:2公里
- 监控范围:8公里
- 飞行时间:1小时
- 最高飞行速度:每小时63公里
- 配备:飞控电脑、导航仪、数据资料链、光电摄影机
- 酬载:CCD摄影机、夜视镜
- 飞行模式:手控、定高、盘旋、导航与归航
- 回收:降落伞
红雀三型无人机-诸元
- 具垂直起降能力
- 导控距离:30公里
- 飞行时间:大于1小时
- 酬载:红外线热像仪(EO/IR)、激光测距
用户
失事纪录
红雀微型无人机,折损3架,27架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服役,截至2018年11月13日为止[7]。
- 2017年9月19日,编号7的红雀微型无人机在高雄左营因瞬间风速过大坠海。
- 2017年9月29日,编号12的红雀微型无人机在高雄太平岛因瞬间风速过大坠海。
- 2017年11月20日,编号24的红雀微型无人机在高雄左营因瞬间风速过大坠海。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