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纳博讷战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纳博讷战役发生于公元737年,由代表安达卢斯的塞普提曼尼亚奥玛亚哈里发国总督尤素福·阿尔-菲赫里率领的阿拉伯与柏柏尔穆斯林军队,对抗由加洛林公爵查理·马特领导的法兰克王国基督教军队[1][2][3][4]。
Remove ads
背景
塞普提曼尼亚位于高卢南部,是西哥德王国尚未被征服的最后一个省份[6] 。倭马亚王朝入侵此地,目的是巩固他们在伊比利亚半岛的领土成果[6] 。719年,倭马亚军队开始进军塞普提马尼亚[6]。
该地区于719年由安达卢斯瓦利——萨姆·伊本·马利克·考拉尼率军入侵[6],并于720年被阿拉伯和柏柏尔军队占领[1][3]。纳博讷(Narbonne)改名为阿尔布纳(Arbūnah),并成为未来军事行动的基地[7]。
到721年,萨姆得到增援,准备攻打图卢兹,希望如同征服塞普提马尼亚一般攻下亚奎丹。然而,他在721年的图卢兹战役中遭遇惨败,由亚奎丹公爵伟大的奥托领军的基督徒军队击溃了穆斯林,取得关键胜利[5]。在此战役中,萨姆受重伤,最终在纳博讷身亡[5]。
在720年代,穆斯林军稳固控制纳博讷,并从海上获得补给。他们于725年攻下塞普提马尼亚西北边缘的卡尔卡松,并突袭其他城市。731年,塞尔达尼亚地区的柏柏尔领主穆努扎与奥托联盟,叛变对抗哥多华埃米尔国,但最终被白衣大食指挥官阿卜杜勒杀死。737年,查理·马特在攻下攻下亚维农后,率军围攻纳博讷[2],但无法攻克该城[4]。之后,法兰克军转向尼姆、阿格德与贝济耶进攻[2][4]。
Remove ads
战斗
737年,加洛林公爵查理·马特再次进攻纳博讷[2][4] ,但当地的哥特人和高卢-罗马贵族结成军事与政治联盟[8],对抗法兰克势力扩张。尽管查理试图征服整个塞普提马尼亚,但其军队无法攻克纳博讷[2]。当阿拉伯军队从伊比利亚半岛派遣援军时,法兰克军在现今奥德省的贝尔河口成功拦截,并取得重大胜利[2][5] 。随后,法兰克军队转向攻击尼姆[2][4]。
撤退
如果法兰克宫廷长查理·马特愿意投入军队和全部资源进行无限期围攻,他或许能够攻占纳博讷,但他不愿意或无法这样做[2]。他很可能发现阿基坦公爵霍纳德一世正在威胁他与北方的交通线。此外,普罗旺斯的贵族莫龙德从他未被征服的城市马赛,从后方发动了反抗他的叛乱[9] 。与此同时,法兰克国王还可能认为,透过摧毁塞普蒂曼尼亚的阿拉伯穆斯林军队,并将剩余的阿拉伯和柏柏尔驻军限制在纳博讷城内,他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于是不再选择继续进攻[1]。
739年下半,查理再次发动军事行动,驱逐不再受安达卢斯支援的莫龙德,夺回马赛与普罗旺斯控制权。根据保罗执事所著的《伦巴底人史》,当穆斯林得知查理与伦巴底人结盟后,便从该地撤军,致使穆斯林军队与莫龙德势单力薄,不敢应战。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