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纳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纳征是东亚传统婚礼中的订婚仪式,由男家进行。“纳”是的意思是聘财,而“征”就是“成”的意思,亦即是说男家需要纳聘礼后才可成婚的意思。又称为过大礼放定下财下定下礼下彩礼过彩礼过礼[1]行聘礼行聘行大盘大聘日本称为“结纳”(日语:結納ゆいのう),朝鲜半岛称为“纳币”(朝鲜语:납폐納幣),越南称为“Lễ ăn hỏi禮咹𠳨”。纳征是《礼记三书六礼中,六礼的其中一项,演变至今,遵守的人愈来愈少,而且仪式已经给简化了许多,亦由于近世纳采纳吉二礼往往与纳征合而为一,于是名称也经常混用。

Remove ads

仪式

纳征当日男家先祭祖,告知祖先将会与女家订婚。然后请媒人和亲友送礼书、庚谱、礼金、礼品到女家。有些地区要求送聘礼者除媒人外须为两位或四位全福女性亲戚,而《仪礼》、《朱子家礼》、《明集礼》等则无此规定。男家送聘礼者和女家迎接者皆要盛装打扮,女家迎接男家送聘礼行列,稍作招待后,男家人就送上礼书、庚谱、礼金、礼品,男家会把礼品逐一罗列,女家再按礼书点算。女家若满意聘礼,会把礼书放于祖先神位前,然后祭祖告知祖先纳征之事,并送上回礼、答书给男家。

茶被赋予了婚姻中的“从一”意义, [2]寓意婚约一经缔结,便绝无反悔,这是男家对女家的要求,也是女家应尽的义务。[3]所以纳征日“下茶”;[4]订婚之礼曰茶礼;女子受聘则谓之吃茶。茶礼也为四色礼(茶、酒、糖、喜饼)之一,[5]旧时若家境贫寒,出不起四色礼,其他三项可免,但茶礼却因其所代表的“从一”意义而万万不可缺。已经受过人家的“茶礼”,便有信守不渝的义务。[6]

回礼

纳征回礼亦称回盘、答回、回情,日本称为结纳返(日语:結納返し)。女方收下男方的聘礼后,视情形给一定回礼。[7]宋代时由于回礼多用盘捧上,所以称回盘。[3]。各时代、地区的回礼都不尽相同,通常包括聘礼的一部分再另外加上其他物品。

招待男家人

之后再继续招待男家人,最后送男家人离开。招待的形式简繁不一,有简单以茶点招待,亦有设盛宴款待者,完成后婚约便正式定立。

Remove ads

礼品

不同时代、地域的礼品差异很大,但一般皆有吉祥寓意或于婚礼时使用。

台湾

一般凑成六项(称为“六物”)或十二项,亦有迳以礼金替代,于红包上写明各色礼品名称。大抵上可包含

朝鲜半岛

会用一个称为纳币函(或称四柱函、婚书函、封采函)的箱子装起大部分礼物和礼书(纳币书、物目)、四柱,然后用包起来[8]。物品包括

  • 、红缎,各用青红简纸(相反颜色)包裹,然后各用青红丝系上同心结
  • 五囊:五色(绿、白、红、蓝、黄)锦囊。绿囊装大枣,寓意子孙繁昌。白囊装银杏,代表夫妇、爱。红囊装栗子,寓意长寿、财富。蓝囊装棉籽,代表忠贞、安宁。黄囊装红豆,代表依止、和乐。各地区可能稍有差异。按照方位放于箱底(绿、红、白、蓝顺时针放四角,代表东、南、西、北,黄色放中间,代表中央。
  • 婚书、四柱
  • 木雁
  • 镜子

回礼

女家收聘礼后需要回礼,各地风俗不同,回礼也有差异。

参见

参考来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