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结合型疫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結合型疫苗
Remove ads

结合型疫苗是一种将弱抗原以强抗原作为载体结合制成的疫苗。混合两者的目的是使免疫系统对弱抗原产生更强的反应。

Thumb
对于有多糖体荚膜的细菌,如b型嗜血杆菌,预防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使用结合型疫苗。[1]

疫苗透过诱发对抗原的免疫反应来预防疾病。抗原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出的,细菌或病毒携带的体外物质[2]。因此,疫苗常常含有减弱或灭活的致病细菌或病毒,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能识别出该抗原。[2]许多疫苗都包含单一抗原。

然而,一些致病细菌的抗原不能激发免疫系统的强反应,因此针对该弱抗原的疫苗无法保护接种者。这种情况下,结合型疫苗可以诱发免疫系统对弱抗原的反应。结合型疫苗中的弱抗原通过共价键与强抗原结合,从而诱发了对弱抗原更强的免疫反应。最常见的弱抗原是与强蛋白质抗原结合的多糖。但是,亦有研发出肽/蛋白质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结合型疫苗。[3]

历史

结合型疫苗的想法最先出现在兔实验里。该实验中,3型肺炎链球菌多糖抗体与蛋白质载体结合以后,免疫应答有所提高。[4]人类所用的首支结合型疫苗于1998年面世。[4]该疫苗是b型嗜血杆菌(Hib)结合型,能防护脑膜炎。美国的婴幼儿疫苗计划随后引入了该款疫苗。[4]Hib疫苗结合了几种不同的载体蛋白之一,例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5]采用了疫苗不久,Hib感染率于1987至1991之间急剧下降了90.7%。[5]推广到婴幼儿后,感染率进一步下降。[5]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