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绝对主义
维基媒体消歧义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绝对主义(英语:Absolutism)是一种哲学上的价值理论,与相对主义对立。认为所谓的真理和价值能客观、绝对的永恒存在。且这种真理仅能由一种方法去描述。绝对主义在哲学也指一种客观无条件的现实,被认为是感知对象的基础,归于本体论一元论哲学。政治上,绝对主义则是指对一政治信念的绝对效忠。
政治上的绝对主义可指:
- 等级专制主义
- 道德专制主义
反驳
以大卫·休谟为代表的怀疑主义流派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归纳,总结经验)永远无法得出一个绝对的真理。休谟认为,许多人误以为当一件事物总是在另一件事物之后出现,两者之间必定存在因果关系(即“在此之后,必源于此”)。在《人性论》中,休谟对此提出质疑,指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只是某些事物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Hume, 1740: 93)根据他的怀疑主义知识论,我们的知识仅限于经验观察得来的结果。他认为我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只是出于心理习惯,因为我们习惯于看到一件事物总是伴随另一件事物出现,便在心中形成了期待。(Popkin & Stroll, 1993: 268)然而,这种关联并非来自自然界事物本身的本质,而是我们长期经验所养成的心理模式。(Popkin & Stroll, 1993: 272)他用“恒常连结”(constant conjunction)来描述这一现象,意指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两件事物持续地同时出现,而非一件事物真正“导致”另一件事物。
Remove ads
参见
•Popkin, Richard H. (1993) "Sources of Knowledge of Sextus Empiricus in Hume's Tim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54, No. 1. (Jan., 1993), pp. 137–141.
•Popkin, R. & Stroll, A. (1993) Philosophy. Reed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Ltd, Oxford.
•Hume, D. (EHU) (1777).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Nidditch, P. N. (ed.), 3rd. ed. (1975), Clarendon Press, Oxford.
•Hume, D. (1740).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1967,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 | 这是一篇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