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绝观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絕觀論
Remove ads

绝观论敦煌出土的佛典之一,全一卷。又称达摩和尚绝观论、入理缘门论、菩提心境相融一含论。全书内容系采取师(名为入理)徒(号为缘门)问答的形式,站在绝观的立场,阐明禅的观行。其思想类似《宝藏论》。出土计五种写本。[1]据佛教学者关口真大推测,本论为唐代牛头宗法融(594~657)之作。

语句

直觉,是不可信的,立即式反应。直观,以一瓶水来说,他就是一瓶水。绝观,超越客观与主观。一箱水果在手上,难道只有放入冰箱和吃食完吗?其实也可以分送他人,亦或打成果汁,并且冷藏储存。[2]

结构

思想

为法融阐述禅宗思想。以论有心无心、凡圣、道本法用、空无相、真如实相等。印顺导师的《中国禅宗史》中称其思想与达摩最为相近,蕴含中华风味,称其为东夏的达摩。

推测

柳田圣山在《初期禅宗史书的研究》书中,指出敦煌本《绝观论》当为法融承达摩《二入四行论》之意而撰。

学术资料

  • 关口真大 达摩和尚绝观论は牛头法融の撰述たるを论ず 1957 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 柳田圣山 初期禅宗史书の研究 2000 法藏馆

参考文献

  • 祖堂集》卷三
  • 圆觉经大疏钞》卷十一上
  • 宗镜录》卷九、卷三十、卷七十九、卷九十七
  • 传教大师将来越州录
  • 东域传灯目录
  • 《大藏经补编》第18册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