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维堡图书馆

图书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維堡圖書館
Remove ads

维堡图书馆芬兰语Viipurin kaupunginkirjasto)是一座位于俄罗斯维堡的图书馆。它建于芬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的时期(1918年至1940-44年)。在其后,芬兰城市维普里(Viipuri)被前苏联吞并,并由苏联当局改名为维堡。

Thumb
图书馆的演讲厅;此照片摄于室内灯具安装前[1]
Thumb
2014年的演讲厅

该建筑建于1927年至1935年,是芬兰建筑师阿尔瓦尔·阿尔托的国际知名设计,也是1920年代功能主义建筑设计的主要典范之一。此图书馆被认为是“地域现代主义”最早的表现之一[2]。其演讲厅的波浪形天花板尤为著名,阿尔托称该造型是基于声学研究所设计的[3]。建成之初,图书馆名为维普里图书馆,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苏联吞并后,图书馆被更名为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市立图书馆。如今,作为俄罗斯联邦维堡市的一部分,该图书馆的官方名称为阿尔瓦尔·阿尔托中央城市图书馆

图书馆的修复计划从1994年开始,历时近二十年,直至2013年底完成[4]。这项修复工作在2014年获得了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诺尔现代主义奖,并于2015年荣获欧洲文化遗产奖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2014年的内部空间

阿尔托是在1927年赢得该建筑的建筑竞图首奖后,获得图书馆的设计委托的(其参赛提案标题为“WWW”)。兴建新市立图书馆的资金来自维堡著名商人尤霍·拉卢卡的妻子玛丽亚的遗赠。阿尔托的设计经历了深刻的转变,从最初带有北欧古典主义风格的竞图提案(深受瑞典建筑师贡纳尔·阿斯普隆德的影响,特别是他的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到八年后完工时,已成为一个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功能主义建筑。如下沉式阅读区、自由流动的天花板和圆柱形天窗等建筑方案,都在维堡首次进行尝试,并在之后频繁出现于阿尔托的作品中。阿尔托与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如沃尔特·格罗佩斯勒·柯比意)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自然材料的偏爱:在这次的设计中,“木材首次被引入到由混凝土、白色粉刷、玻璃和钢铁构成的现代主义建筑环境中”。[5][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图书馆历史的转折点,也是维堡市本身的转折点,因为它被割让给了苏联。该建筑在二战期间受损,苏联新政权曾提出修复计划,但从未实施[7]。之后,建筑被闲置了十年,导致了更严重的损坏,包括波浪形的演讲厅天花板被毁。1950年代,建筑师亚历山大·施弗尔曾为其制定修复方案,其中包括当时典型的斯大林主义古典风格版本。直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很少有芬兰人或其他西方国家的人造访维堡,西方建筑文献中对图书馆的状况有许多不同的描述,包括其被完全摧毁的错误报导[8]。该建筑现已被列入俄罗斯联邦历史文化遗产名录。

Remove ads

修复

Thumb
2019年修复后的建筑

俄罗斯和芬兰方面皆成立了委员会以推动建筑的修复工作。在建筑物维持对公众开放的同时,修复工作分阶段零星地进行[9]。修复工作由阿尔托基金会指导,主持人为建筑师塔帕尼·穆斯托宁,并咨询了建筑师迈娅·凯拉莫(前芬兰国家文物局成员)以及阿尔托事务所的前员工,包括建筑师埃里克·阿德勒克罗伊茨、瓦齐奥·纳瓦和莱夫·恩隆德[10]。1998年,为纪念阿尔托百年诞辰,曾重建了一块2×10米的演讲厅天花板,但在2008年为了对整个天花板进行重建而被拆除。

2003年9月,在DOCOMOMO的主持下,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和工作坊,讨论图书馆的修复及其在当地社区中的角色。来自世界各地的修复专家出席了会议[3]

在第一阶段(至2009年),建筑的以下部分得以修复:主楼梯前的大型玻璃墙;屋顶(包括圆柱形天窗);钢窗和外门;儿童图书馆的入口;前管理员公寓;期刊阅览室;演讲厅,包括重建波浪形悬吊天花板。由于资金零散,修复进展缓慢。修复人员强调,工作是按最紧急的顺序进行的;因此,对普通观察者来说,室内墙壁的油漆仍在剥落,给人一种缺乏维护的印象;但修复人员认为,与重要的结构修复相比,这只是最次要的工作。为纪念修复工作的进展,一本概述建筑历史和修复工作的书籍《维堡的阿尔瓦尔·阿尔托图书馆:拯救一座现代杰作》于2009年出版,由凯拉莫、穆斯托宁和纳瓦编辑[11]

Thumb
2014年修复后的图书馆

修复计划在2010年获得了加速,当时的芬兰总统塔里娅·哈洛宁会见了时任俄罗斯总理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并询问了图书馆的情况。此后不久,该计划从莫斯科获得了650万欧元的资金。2013年底,耗资近900万欧元的修复工作终于完成。建筑师迈娅·凯拉莫对最终成果表示赞赏,并说她不确定这座建筑在最初启用时是否有过如此好的状态[4]

2014年,修复委员会和图书馆因其修复工作获得了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诺尔现代主义奖[12]。2015年,该计划又荣获欧洲文化遗产奖,评审团称赞该修复“研究极其透彻且极具敏锐度”,并赞扬了计划的跨国合作[13]

Remove ads

艺术创作

维堡图书馆也成为一个截然不同的艺术计划的起点,即芬兰裔美国艺术家莉萨·罗伯茨拍摄的电影《维堡的时间是几点?》(2002年)。罗伯茨透过为当地维堡青年组织写作工作坊并将其拍摄下来,挑战了芬兰人对其前属城市的内省观点[14]

引言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