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绘架座βb
太陽系外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绘架座βb(Beta Pictoris b)是一颗太阳系外行星,距离地球约63光年,位于绘架座。该行星的母恒星是周围存在岩屑盘的视星等4等恒星老人增四(绘架座β)。
Remove ads
概要
绘架座βb的质量在木星的4到11倍之间,半径则比木星大65%。它和母恒星距离9个天文单位(接近环绕母恒星的岩屑盘的平面),在低离心率轨道上以20到21年周期环绕,并且是老人增四旁目前唯一已知的行星。该行星是由安妮-玛丽·拉格朗日等人于2008年11月18日使用位于智利北部Cerro Paranal的甚大望远镜上的仪器 NACO 发现[4]。天文学家透过不同影像中的参考星以直接影像方式发现绘架座βb,而发现它的一系列影像最早拍摄于2003年,但在第一次影像处理减少噪声时并未发现,直到2008年以新式影像处理工具对相关资料再次处理时发现了一个微弱的点光源,也就是绘架座βb。
之后天文学家在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使用同样仪器侦测到绘架座βb,并确认其存在,但该行星当时在母恒星的另一侧。这项发现的论文被发表在期刊《科学》[5],论文并指出绘架座βb在当时是以直接摄影发现的系外行星中距离母恒星最近的。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观测让科学家得以知道它的轨道倾角是88.5°,几乎垂直。发现它的位置大约是和绘架座β系统主岩屑盘夹角3.5到4°处,这代表行星的位置对齐于系统的翘曲内岩屑盘[1]。
天文学家对绘架座βb的首次光谱能量分布(SED)结果于2013年7月出版[6]。
这项研究在波长1.265、1.66、2.18、3.80、4.05和4.78 µm处的反应显示该行星的大气层有大量尘埃或云层。分析结果和早期L型矮星相符合,但是表面重力较低。绘架座βb表面有效温度限制在1700+100
−100 K,表面重力则是log g = 4.0 +.5
−.5。第二次的研究成果于2013年9月出版[2],该次研究则是将双子星天文台在波长3.1 µm的新观测结果结合先前资料重新分析。第二次研究发现在3.1 µm处的光度和早期L型矮星模型相比较有光度过大现象,并提出了小颗粒尘埃和厚云层可以和光谱能量分布有最好的拟合。论文最后提出的有效温度限制在1600+50
−25 K,表面重力log g = 3.8 +.02
−.02。以上结果符合绘架座βb半径比木星大65%的结果,天文学家并认为该行星的年龄小于其母恒星(5百万年前形成过程结束)。
2014年,绘架座βb的自转周期透过从它的一氧化碳红外吸收线的加宽计算了出来。这使得它成为了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有其自转周期的测量值。这个8.1小时的自转周期,是目前已知最快的自转速度。[3][7][8][9]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