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若望·亨利·纽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圣若望·亨利·纽曼(英语:Saint John Henry Newman;1801年2月21日—1890年8月11日)原为圣公会的牧师,在1845年皈依天主教,并领司铎品,成为一位天主教神父。后来于1879年被教宗良十三世擢升为枢机,不过他并未被祝圣为主教,而是以司铎的身份获得执事级枢机头衔。他学问渊博,且勇敢讨论许多有关宗教信仰等问题,深入探讨信仰本质及教义的发展。他可以深刻讨论理性、情感、想像力与信仰的关系,虽然他知道人的智力是有极限但他仍勇敢地为理智辩护。年青时已是英国教会牛津运动的重要人物,带领被新教同化了的英国教会重拾大公教会的源头与核心价值,重整短暂失落了的礼仪、体制、神学和圣乐。纽曼对于天主教的影响相当大,他的思想尤其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期间深具影响力,所以有人将该大公会议称为纽曼大会。[3]《慈光歌》为其著名赞美诗歌。
![]()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5月2日) |
纽曼在2010年9月19日获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英格兰伯明翰主持宣福礼,册封为真福品;[4]教宗方济各于2019年10月13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将他册封为圣人[5]。
Remove ads
生平
- 1801年2月21日:出生于英国伦敦。[4]
- 1808年5月:进入伊林(Ealing)学校求学。
- 1816年:在伊林的暑假期间,开始对神职生涯产生兴趣。
- 1817年6月:进入牛津大学三一学院
- 1824年6月:获英国圣公会任命为会吏,并在牛津大学圣格来孟教堂任职。
- 1829年:被任命为牛津童贞女圣玛利亚大学教堂主任牧师。
- 1832年:在罗马会晤尼古拉斯·怀斯曼。
- 1833年7月:自意大利归来后,在哈德利的会议中开始举行牛津运动。
- 1843年:辞去圣玛利亚大学教堂的职务。
- 1845年10月:与他的几名学生一起进入天主教,赴罗马宗座传信大学学习神哲学。
- 1847年:在罗马传信部内的三贤士堂晋铎为天主教神父。[1]
- 1851年:获任为都柏林爱尔兰天主教大学校长。
- 1858年:辞去爱尔兰天主教大学校长职务。
- 1879年5月12日:教宗良十三世(1878年-1903年在位)擢升纽曼为枢机,领维拉布洛圣乔治执事区执事衔。[1]
- 1890年8月11日:在埃奇巴斯顿离世,终年八十九岁。[4]
- 2010年9月19日:获教宗本笃十六世册封为真福品。
- 2019年10月13日:获教宗方济各册封为圣人。
- 2025年7月31日:获教宗良十四世册封为教会圣师[6]。
Remove ads
著作
- Apologia Pro Vita Sua(意译“为我人生的答辩”),1864年出版
- 《大学的理念》(英语:The Idea of a University):此书为其一生最有名之著作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