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绅士科学家
财务上独立,不受政府、私人雇佣或资助的科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历史
术语源自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在大量政府资助出现之前,直到维多利亚时代,自费的科学家非常普遍,尤其是英格兰,许多伦敦皇家学会早期会员都是绅士科学家。在20世纪,随着政府和私人增加资助科学研究,绅士科学家比例大幅减少,术语现趋少用。
好处和坏处
好处是可避免某些麻烦,如教学义务、管理责任、向资助机构申请资助;自费亦允许科学家有更大自由决定研究方向,因为资助机构研究方向可能与科学家不同;自费出版亦无须同行评审;[2]而且发明品知识产权属发明者而非雇主。
坏处是资金相对有限。
当代的绅士科学家
当代可称为绅士科学家包括史蒂芬·禾孚蓝,他藉销售Mathematica软件资助他的研究;克莱格·凡特、朱利安·巴伯、奥布里·德·格里、巴林顿·摩尔、苏珊·布莱克莫尔[3]和詹姆斯·洛夫洛克[4]
彼得·米切尔获得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说到米切尔,彼得·列徐觉得他“可能会发现筹款很难,因为他想法颇激进。”[2]化学家路易斯·菲氐里哥·莱莱尔资助自己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得1970年诺贝尔化学奖。
知名的绅士科学家
参见
- 小科学和大科学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