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细纹苇莺

苇莺科苇莺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细纹苇莺
Remove ads

细纹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sorghophilus)是属于苇莺科旧世界莺。本物种于1863年由罗伯特·斯文豪首次描述

事实速览 细纹苇莺, 保护状况 ...

分布于菲律宾中国辽宁河北湖北江苏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2]

其天然栖地沼泽耕地。由于栖地丧失,特别是位于坎达巴沼泽(菲律宾)的越冬区湿地丧失,它正受到威胁。

Remove ads

描述

[[[eBird]]将该鸟描述为“一种神秘且隐蔽的苇莺;过去相当常见,但现在越来越稀少,可能接近灭绝。它是亚洲唯一冠部和背部有条纹的苇莺。成鸟与较常见的双眉苇莺相似,但背部和冠部有明显的条纹,眉纹的对比较弱,颜色明显较淡。在迁徙过程中和冬季出现在沼泽和湿地,但其繁殖地仍然未知。它发出类似东方大苇莺的沙哑颤音,但据报较为安静。”[3]

栖地与保护状况

在迁徙过程中,他们曾在沼泽和田被记录,冬季时出现在芦苇和草地的沼泽区域附近。它可能在繁殖范围内利用柳树灌丛和芦苇丛。它可能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并可能食用种子,但需要更多研究。它在中国的春季迁徙时间是5月下旬到6月上旬,秋季迁徙时间是8月下旬到9月上旬。所有菲律宾的记录都集中在9月至6月。

IUCN已将这种鸟类评估为极危物种,其族群估计仅250到999只成熟个体,数量仍在持续下降。该物种的主要威胁是栖地丧失,特别是唯一已知的越冬地坎达巴沼泽被大规模改为农田,特别是用于种植水稻。

坎达巴沼泽是一个拉姆萨公约湿地;然而,栖地转变和狩猎活动仍在继续。

建议的保护措施包括尝试在中国和俄罗斯定位其繁殖地;调查菲律宾的湿地以寻找更多的越冬地;并在达尔顿隘口和其他迁徙鸟捕获地点启动新的系放计划。调查博物馆标本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潜力,或可识别其繁殖区域。最后,应将其列为中国的保护物种。 [4]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