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绿颊锥尾鹦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绿颊锥尾鹦鹉(学名: Pyrrhura molinae ) ,又名绿颊鹦哥、小太阳鹦鹉[4],是金刚鹦鹉科小锥尾鹦鹉属下的一种小型鹦鹉,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与巴拉圭。[5][6]
Remove ads
描述
绿颊锥尾鹦鹉体长26 cm(10英寸),重 60 至 80 克。主体为绿色,有着棕色/黑色/灰色的头部,眼部周围有一圈白色。脸颊为绿色,翅膀上有着蓝色的初级飞羽,灰色的喙和一条长长的栗色尾巴。胸部有短横纹,腹部为红色。雄性与雌性的外观几乎相同。 [7]雄性通常可能拥有灰色的脚,而雌性则为粉红色,但唯一真正可验证的方式来识别绿颊锥尾鹦鹉的性别是通过DNA 测试。
分类
- 阿根廷锥尾鹦鹉(P. m. australis, Todd 1915)
- 黄翼锥尾鹦鹉(P. m. flavoptera, Maijer, Herzog, Kessler, Friggens & Fjeldsa 1998)
- 暗色锥尾鹦鹉( P. m. hypoxantha,(Salvadori 1899))
- 绿颊锥尾鹦鹉指名亚种(P. m. molinae, (Massena & Souance 1854))
- 赤尾锥尾鹦鹉 (P. m. phoenicura, (Schlegel 1864))
- 圣克鲁兹锥尾鹦鹉( P. m. restricta, Todd 1947)
P. m. sordida 在自然界中以常见的绿色变体或稀有的黄色变体出现(但在人工饲养中更为常见)。 [7][9][10]黄色变体也被称为黄边小太阳鹦鹉[11],曾经被错误地认为是一个单独的物种,即 P. hypoxantha 。 [12]因为历史遗留缘故,有时P. m. sordida 也被称为P. hypoxantha 。
绿颊锥尾鹦鹉与栗腹长尾小鹦鹉( P. frontalis )相似, [11]因此某些学者们曾经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种。 [12]它的外观也与Pyrrhura deüillei和Pyrrhura rupicola相似。 [11]
Remove ads
分布和栖息地
绿颊锥尾鹦鹉生活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中西部和南部、玻利维亚北部和东部、阿根廷西北部和巴拉圭西部。[3][9][12]它们的栖息地坐落于森林和林地,通常在树顶组成 10 到 20 只的群体。在食物较多的地区,还能形成更大的群体。同时,它也是一种流行的宠物。 [11]
饮食和行为

绿颊锥尾鹦鹉吃各种种子、蔬菜和水果。平均一窝能够产 4-6 个卵。孵化时间从 22 到 25 天不等,平均为 25 天。他们是锥尾鹦鹉中最为安静的物种,经过训练后可以学习一些表演技巧和有限的词汇。
繁殖
与人类的关系
绿颊锥尾鹦鹉在观赏鸟类中很常见,是受欢迎的宠物。它们顽皮、关爱主人、并且很聪慧,被称为“小身体里有大个性”。它们可以学会说话,尽管词汇量有限且声音沙哑。 [15]它们喜欢被轻轻握住,并且可以学习仰卧、“接吻”、摇晃、倒挂等技巧,甚至可以接受如厕训练。绿颊鹦鹉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很吵闹,所以即使住在公寓中也可以享受它们的陪伴。 [16]它们很喜欢咬人(尤其是在幼年期),但主人可以用耐心和时间来矫正这种行为。
它们喜欢水果(尤其是香蕉和葡萄干)以及向日葵、红花和火麻籽等种子——所有这些都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找到。绿颊鹦鹉也喜欢餐桌上的食物——它们是群居动物,喜欢和家人一起进食。它们可以吃土豆、胡萝卜、玉米、面包、意大利面和普通的爆米花。剪羽或关在笼子里的鸟可能会因食用过多脂肪含量高的种子(如葵花籽和花生)而变得肥胖。含钙的颗粒状饲料(俗称滋养丸)可提供适当的营养,应占其饮食的 60-70%。 [17]理想的饮食是 70% 的饲料、20% 的水果和蔬菜以及 <10% 的零食。有肾脏有关的健康问题的鹦鹉不应给予高蛋白饮食,因为它可能导致痛风; [18]兽医规定的低蛋白饮食可用于有这种情况的鸟类。 [19]
-
肉桂变种
-
凤梨变种(雏鸟)
-
蓝化变种(剪羽成体)
-
黄边变种
Remove ads
绿颊锥尾鹦鹉虽为无危动物,且被大量人工繁殖。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绿颊锥尾鹦鹉由于被列入CITES附录Ⅱ,而成为“濒危野生动物”,一度禁止国民饲养,甚至闹出了大名鼎鼎的“深圳鹦鹉案”。2016年4月初,王鹏将自己孵化的两只小太阳鹦鹉以500人民币一只的价格出售给花鸟市场的老板。同年5月,深圳警方查获了王鹏饲养的35只小太阳鹦鹉(人工变异种),并因“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被拘留。经宝安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判处王鹏有期徒刑五年,并罚款三千人民币。判决一经做出,便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争议,其中有观点认为:鹦鹉为常见的观赏鸟宠物,且现有的法律规定僵化滞后,故而宝安区人民法院的量刑过于畸重。2017年11月6日,深圳市中级法院二审这一案件,并认为王鹏理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只是由于王鹏的鹦鹉系人工饲养繁殖,故改判有期徒刑二年,罚款不变。2018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并批准了深圳中级法院的判决。对此,一些中国大陆的法学教授(如袁彬)指出:此案的法官已经在自由裁量的范围内做出最轻的判决,充分兼顾了法律、常识与民情。而网上存在的大量非理性舆论虽不具备参考价值,却使这一案件引发社会关注,进而推动了普法宣传。[20][21]
由于饲养小太阳鹦鹉等常见宠物鹦鹉的非法性质,大量鹦鹉养殖户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那些没有野外生存经验的鹦鹉,不是被关进动物园,就是放飞到野外自生自灭。仅在中国最大的人工鹦鹉繁育基地--河南省商丘市,便有近千家鹦鹉养殖户。因此,商丘市政府积极调研这一问题,并向河南省林业局反应。而河南省林业局也关注到了这一困局,并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反应。2021年4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妥善解决人工繁育鹦鹉有关问题的函》发布,该函规定:“ 对我国没有野外自然分布、人工繁育的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绿颊锥尾鹦鹉、和尚鹦鹉开展专用标识管理试点。在养殖户自愿前提下,可对确属人工繁育的、来源合法的上述鹦鹉,加载专用标识,凭标识销售、运输。对不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管理的鹦鹉是否进行标识管理试点,由你省自行确定。依法加载专用标识的鹦鹉作为宠物的,按利用行为加强监督管理。[22]”,部分合法化了小太阳鹦鹉的宠物地位。[23][24][25]
截止目前,在中国大陆,有“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的小太阳鹦鹉可以作为宠物合法饲养。然而,林业部门仍旧坚持打击非法繁育小太阳鹦鹉的个人或商家:2022年,因非法繁育小太阳鹦鹉,厦门市的一位宠物店主被迫罚款六千元[26]。同年,一胡姓男子靠购买宠物盲盒获得小太阳鹦鹉,结果被深圳龙岗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罚款5000元人民币[27]。此外,在2025年的山西太原,逃逸的小太阳鹦鹉还被当地派出所当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送往动物园居住[28]。
Remove ads
参考
引用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