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缺牙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缺牙症(hypodontia)代表病患缺少一定数量的牙齿,特指缺牙数在六颗以内的情形〈不包含智齿〉。在乳牙期阶段,上颚的患病率较下颚高,且多为侧门牙缺乏。

另外,缺牙数超过六颗〈不包含智齿〉的情形称作少牙症 (oligodontia);全口缺牙〈乳齿恒齿〉则称作无齿症 (anodontia)。反之,牙齿数目超出正常数量者称为多牙症 (hyperdontia)。

患病倾向

以白种人而言,最常发生缺失的牙齿依序是智齿(25-35%),上排侧门牙(2%)及下排第二小臼齿(3%),或是上排第二小臼齿(男女比 = 1:4)。

乳齿缺失的患者有 30-50%的几率在未来亦缺少恒齿

病因

缺牙症的原因至今未明,但一般相信是基因影响了牙齿发育。案例则显示高龄孕母、出生体重不足、多胞胎及胚胎期风疹感染有较高的患病倾向。 根据假说[1][2][3][4][5],缺牙与神经分布有着正向关联,脑干病变也与缺牙有所关联。

缺牙症与家族遗传关系密切,外胚层发育障碍或是唐氏症候群都是可能的原因。唇颚裂患者也经常同时患有缺牙症。除了家族遗传,激素分秘、环境因子及病原体感染亦是缺牙症的可能肇因。

激素因子包含自发性副甲状腺素低下症、及假性副甲状腺素低下症;可能为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致内分泌病症候群,candida endocrinopathy syndrome〉所导致。

环境因子包含接触多氯联苯〈如戴奥辛类戴奥辛物质〉、辐射、抗癌化学疗法、过敏原、及药物治疗后的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病原体感染包含风疹念珠菌

参见

引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