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罗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罗侨(1462年—1534年),字惟升、维升,号东川,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生平
罗侨为人性情纯静,寡嗜贪欲。其受学于张元祯。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江西乡试第九十二名举人,十二年(1499年),登己未科进士,授新会县知县,受到民众爱戴。正德初年,入朝担任大理右评事。正德五年四月,顺天府大旱,罗侨于是因灾进言,称:
“ |
臣听说人之道理顺,则阴阳和畅,政事荒芜,则灾害连发。最近京城大旱,陛下大发慈悲,释放逃避戍役的囚犯,放宽株连的禁令,同事斋戒祈祷十多天,雨水仍然没有到来。臣私下以为是天心仁爱未至。陛下临朝听政,有时直到太阳偏西,而与群小人亲近玩耍,呼喊之声却通宵达旦,您用什么来乘奉天心,奠定社稷大业呢!法纲日渐苛刻,则球越发严厉,盗贼在白天杀害人命,百姓漂泊流浪填满道理,元气零散。给事中御史虽知却不敢议论,内阁官员陈述却不敢尽言,这是堵塞蒙蔽的大祸啊。古代提升贬退大臣,必定有一定规则礼仪,肉刑不加士大夫。而近来公卿大臣离职,不讲究礼节。比如前朝终丞刘大夏,贬值戍守边疆,已达三年,陛下弃之不理,这不是用来善待德高年重的旧臣、尊敬大臣的礼节啊。本朝的法律条例,参考古今而定,足以用来惩治奸恶。而近来司法官仰承君主旨意,打压善臣良民。古书称:‘赏罚过度则会施及淫人,刑罚过度则会牵连善人。如果不幸而又过失,那么就宁愿过度也不要过滥。’现在的刑罚,泛滥程度有何比此更严重的呢?希望陛下慎戒安逸游玩,摒弃玩赏,远离小人,召回旧时有德官员,同在朝官员,悉心图治,并命令司法官谨慎遵守既定方针,即使有律刑轻微而情节严重情况,一定要奏请裁决,而不能擅自量刑轻重。如果这样,尚可对上消除天灾,对下可以收揽人心[1]。 |
” |
当时,朝中官员长期避诿谏言。罗侨奏疏呈上时,内心揣度必死无疑,于是便将棺材放在车上听后发落。刘瑾大怒,假传内宫圣旨谴责长达百句,命令朝廷大臣商议刑罚。大学士李东阳极力营救,得以改判贬为原籍担任教职。同年秋天,刘瑾事败,罗侨不久被征召恢复原职,随后他称病辞职归乡。宁王朱宸濠反叛,王守仁在吉安起兵,罗侨首先赴义讨伐平叛[2]。
Remove ads
明世宗即位后,罗侨即授台州府知府。在任期间建忠节祠,祀奉方孝孺。他还延请平民张尺,询问民间疾苦。并按季节巡视田间,督促农桑,并讲解提倡明朝婚丧祭祀礼仪,境内治理很好。嘉靖二年,政绩考核卓越突出。都御史姚镆为罗侨上疏道[3]:
“ |
臣下冒犯君主威严而进谏,自古以来就是难事。从前‘八党’专权,逆贼刘瑾扰乱朝纲,朝廷大臣缄默不语,均明哲保身。然而给事中刘茝、评事罗侨却为国赴难不顾自身安危,揭发时政弊端,侥幸生存下来。逢遇圣明君主,应当明显加以奖励提拔,并勉励其从臣。然而罗侨担任台州知府,刘茝担任长沙知府,使胸怀忠诚竭心尽节的人才停留于常规的升迁中,臣私下为朝廷深感惋惜啊。[4] |
” |
世宗采纳其进言,提升罗侨为广东左参政,罗侨推辞。吏部则以公文催促,罗侨不得已而就任。一年后,便称病辞职归乡[5]。
罗侨为人敦厚行,行为效仿古人。罗洪先居丧期间,仍然不停止讲学,罗侨认为不合礼法,写信指责。其峻峭直率的性格正是如此[6]。
家族
曾祖罗友顺。祖父罗声振。父罗颖,官太平府通判。母袁氏,赠安人。慈侍下。兄罗价;弟罗侃。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