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恩斯特·罗姆
纳粹德国冲锋队领导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恩斯特·尤利乌斯·金特·罗姆(德语:Ernst Julius Günther Röhm,1887年11月28日—1934年7月1日),是德国纳粹运动早期高层人士,冲锋队的组织者[1]。在纳粹党在德国执政之后,罗姆希望发起二次革命,将商界、社会界和政治界的精英从德国经济政治的权力职位上赶出去。其更加激进的社会主义倾向越发明显,与纳粹党领袖希特勒政见越发不合。最终,希特勒在1934年的“长刀之夜”中将其谋杀,并捏造了其企图政变的阴谋。此后,纳粹党便彻底走上了个人独裁的道路。
Remove ads
早年经历
罗姆出生于慕尼黑的一个铁路警察家庭。他年轻时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由于面部受重伤而留下疤痕。战后加入反共组织自由军团。1920年加入纳粹党,协助希特勒组建冲锋队。
1923年的啤酒馆政变失败后,罗姆于次年被法院判处入狱15个月,但在判刑后随即获释,条件是保持行为良好。
罗姆曾出国到玻利维亚担任军事顾问,后来接受希特勒的邀请返回德国,于1931年初出任冲锋队参谋长。
二次革命理论
罗姆及冲锋队以“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先锋自居。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后,罗姆及冲锋队期望德国会推行激进改革,同时为他们带来更大权力和回报。
罗姆当时是纳粹党内社会主义派系的最重要人物之一。他们大致上抗拒资本主义,提倡把主要工业企业国有化,“扩大工人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权”,以及“没收和重新分配旧贵族等上层阶级的财产和财富”,以及社会平等。罗姆提出针对“反动派”的“二次革命”,正如纳粹党以前对付共产党人及其他政敌那样。
那些协助希特勒取得政权的商界人物对罗姆的主张感到不安,希特勒迅即向商界保证不会有二次革命。许多冲锋队员出身于工人阶级,支持推行社会主义路线,对新政府缺乏社会主义色彩感到失望。罗姆曾经公开批评希特勒没有贯彻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冲锋队制服颜色是褐色,俗称“褐衫军”。希特勒批评冲锋队的社会主义倾向,称这些人实际上是外褐内红的“牛排纳粹党”。
褐衫军与后来居上的希姆莱领导的“黑衫军”即党卫军发生争斗数场,褐衫军落败致罗姆失势。
1934年2月,罗姆要求冲锋队与国防军合并。陆军大加反对,认为冲锋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合并会引致军队失去荣誉及纪律。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罗姆自称在1924年发现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1931到32年,罗姆成为针对其同性恋性向的新闻宣传的焦点。各种不同倾向的反纳粹者希望,此举能让他们打击希特勒本人,阻止他在政治上的崛起[2]。
他对同性恋的关注点是军事和战士,视其为一种将同志情谊与自我牺牲的纪律结合在一起的观念,与女性气质明显区分开来[3]。
1932年德国总统选举前夕,德国退出纳粹党的社民党宣传家赫尔穆特·克洛次公开了罗姆写给医生卡尔-京特·海姆索思的三封信[4] ,信中罗姆承认了他的性取向[5]。此次宣传活动试图利用人们当时对同性恋的刻板印象,煽动恐同情绪来抹黑纳粹党人[6]。
在魏玛共和国早期,同性恋是被默许但是一定程度需要避讳的[7]。尽管丑闻引发了轩然大波,但希特勒仍然毫不犹豫地站在罗姆面前,因为他仍需要罗姆和冲锋队。其后,有医生发表了“罗姆信件”(Röhm-Briefe)。在信中,他将罗姆的同性恋倾向称为令人厌恶和变态的,并宣称其与纳粹党的道德价值观以及健康的国民体格不相容[8]。1934年,希特勒在处决罗姆之后,以其同性恋为由将迫害同性恋更加正当化,并声称自己在1934年才得知此事[9]。罗姆被杀后,纳粹党政府对同性恋者的迫害和屠杀也急剧增加[10]。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