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罗曼尼斯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罗曼尼斯卡是一种在16世纪晚期及17世纪前期很流行的“和弦进行”与“旋律”的组合。这种旋律和弦的组合经常被用来作为吟诵诗歌时的伴奏。会用到这种旋律与和弦进行组合的很多都是意大利巴洛克时期早期的作曲家。另外,很多精通比维拉琴的作曲家会用这种音乐结构,例如:Luis de Narváez、Alonso Mudarra、Enríquez de Valderrábano和Diego Pisador[1]。罗曼尼斯卡亦是两个早期音乐团的名字︰分别有1978年由澳洲的约翰‧格里菲斯所建立的拉‧罗曼尼斯卡和1988年由尼格尔‧诺斯所建立的罗曼尼斯卡。两队乐团专门演奏早期的拨弦乐器。

Remove ads
音乐结构
罗曼尼斯卡源于西班牙,最早被用作当地的民谣“让我们去放牛吧”(西班牙语:O guárdame las vacas)的伴奏。这种组合由4个和弦组成,和弦进行的低音部分不断重复。作曲家可以用低音部分作为基础,创作旋律的变奏或者即兴作曲。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绿袖子,它的副歌部分就使用了罗曼尼斯卡的和弦进行。在绿袖子的副歌部分中,先有罗曼尼斯卡的原型 —— 古代帕沙末佐, 然后再唱歌词。
罗曼尼斯卡的节奏通常是3拍子。在高音部,它的旋律很像古代帕沙末佐,不过它的旋律比帕沙末佐的旋律高一个三度。在低音部,罗曼尼斯卡的和弦进行是:III - VII - I - V - III -VII - I V - I。
III | VII | I | V | III | VII | I V | I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研究书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