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罗素街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罗素街事件,又称罗素街血案,是香港英属时期一宗劳资纠纷引发的社会事件。事件发生于1950年1月30日,地点位于铜锣湾罗素街香港电车铜锣湾电车厂旧址(即现今时代广场所在地)。该事件起因于电车工人与资方的劳资谈判破裂,最终演变为工人与警方之间的冲突。

起因

1949年,中国内战导致大量难民涌入香港,其中,中环吸收了一批工商钜富和将军政客,导致消费加剧,物价上升。工人的准贴不足够维持日常生活,再加上9月19日英镑贬值,令到情况更加恶化。[1]

1949年12月2日,电车工人向电车公司提出五项要求:

  1. 每1职工每天生活津贴增加3元;
  2. 司机每天底薪由3元7毫半加至4元零5仙;
  3. 如有司机逝世,公司应发放1次性500元抚恤金;
  4. 年终分派花红、生活津贴及月薪应一视同仁;
  5. 以上各项,由12月1日起生效[2]

资方于12月24日凌晨5时仍未答允劳方要求,由当日开始电车工人实行怠工,售票员不对市民售票,市民可免费乘坐电车。[3]

至12月28日凌晨5时,电车公司突关闭罗素街电车厂,并开除所有售票员。[4]

经过

1950年1月30日晚上九时,电车工会及三十八个青年团体在罗素街电车厂向电车工人举行慰问会,参与青年人数逾千。晚上十时左右,警员要求电车工人拆除街上扩音器,惟遭电车工人拒绝,并阻止警员前进。其后警方增派人手到场,同时阻止其他电车工人进入电车厂,双方发生冲突。期间工人利用木棍作武器,增援警员则带上防毒面具并发放催泪弹驱赶工人。事件造成数名警员及三至四十名香港电车职员受伤。[5][1]

慰问会持续至午夜散会,事后警方封锁街道和关闭电车工会,并拘捕数名工会负责人员。事件中港英政府共动员八百余名警力维持秩序。[1]

事后

事后警方将3名工会代表逮解出境。[6]

2月9日,工会成功与资方达成共识,电车于2月10日恢复行车,结束了长达44天的停摆。[1] [7]

在事件过后,电车公司于1950年7月初以“曾犯虚报事实”、“威胁雇员”等理由,拒绝承认亲共工人成立的“香港电车职工会”,并于1952年8月承认亲中华民国港九工团联合总会下辖的“域多利电车自由工会”。

受伤人数

根据政府新闻处数字,受伤人数共90人

更多信息 受伤人数, 伤者 ...

相关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