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罗马统帅级轻巡洋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罗马统帅级轻巡洋舰(意大利语:Classe Capitani Romani)是一款曾服役于意大利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本级舰的出现是为了应对法国海军空想级驱逐舰与莫加多尔级驱逐舰所造成的威胁[3]。意大利海军于1939年下半年订购了12具舰体,但最终仅有四艘完工,其中三艘更是在1943年意大利投降前完成的。本级舰的命名依据均来自古罗马的知名人物[1]。
Remove ads
设计

罗马统帅级最初被意大利海军定位为“远洋侦察舰”(Esploratori Oceanici),但亦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应该属于吨位较重的重型驱逐舰[4][5]。
本级舰的设计包含一具高度轻量化且几乎无装甲的舰体、高输出功率的动力组件与传统轻巡洋舰式的武装。原始设计曾被修改以达到意大利海军对速度与火力的要求。在后续的发展中,本级舰动力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25,000匹马力;这样的功率表现与排水量达17,000吨的美国海军得梅因级重巡洋舰相当,且全速前进时的极速可达41节(76千米每小时)[2],但其代价就是舰体基本没有任何装甲保护。三艘已竣工的同级舰在海上公试时更达到43节(80千米每小时)的最高速度[1]。罗马统帅级搭载八门135毫米45倍径舰炮作为主要武装,其射击速率为每分钟八发,有效射程则为19,500米。此外,舰上亦搭载八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依照不同资料来源,战时的战斗搭载将使本级舰的行动速度减少一至五节不等[3][6][7]。
Remove ads
作战历史
罗马统帅级轻巡洋舰中仅有“非洲人西庇阿号”参与过实战。该舰配备意大利研制的EC.3猫头鹰雷达[8][9]。1943年7月17日,该舰受命自拉斯佩齐亚前往塔兰托;航程途中,在通过意大利南方的墨西拿海峡时发现四艘英国皇家海军所属的鱼雷快艇;前者随即开火[10],并成功在雷焦卡拉布里亚外海击沉了MTB 316号鱼雷快艇,同时重创了MTB 313号[11][12][13]。数十名英国水手在这场历时不超过三分钟的战斗中阵亡[14][15][10],而非洲人西庇阿号则仅受到轻微损伤,并有两名官兵负伤。该舰最终于上午9:46抵达目的地塔兰托;其优秀的机动性能是决定该场战斗结果的最主要因素[16]。
在进入爱奥尼亚海后,非洲人西庇阿号自同年8月4日至17日止与雇佣兵队长级轻巡洋舰的五号舰“路易吉·卡多纳号”一同在塔兰托湾与斯奎拉切湾等地安放了大量水雷[17]。
非洲人西庇阿号曾于1942年11月7日遭英国皇家海军安静号潜艇所发射的鱼雷击中;其舰艏严重受损,并因此在船坞中停留了数个月[18]。在意大利于1943年9月9日投降后,非洲人西庇阿号便遭盟军扣押于西班牙梅诺卡岛的马翁[19]。
Remove ads
同级舰
罗马统帅级轻巡洋舰中有四艘在下水前便遭拆解,另有五艘建造中的未成舰于1943年9月为德军所掳获;该五艘舰均遭德军于港口内凿沉,但稍后其中一艘舰的残骸被打捞起来并完成建造工程。仅有三艘舰于意大利投降前完工[1]。
战后服役于法国海军

“阿蒂利奥·雷古鲁号”与“非洲人西庇阿号”于战后移交法国海军作为战争赔偿。两舰分别更名为“沙托雷诺号”与“吉尚号”,且均于1951年至1954年间由新福尔地中海建造公司按照法国海军的需求进行大幅改装,改装内容主要集中于增强防空火力与射控系统。两艘舰均于1961年间退役[1]。
战后服役于意大利海军

朱利奥·日耳曼尼科号与庞培·马格诺号于战后服役于新成立的意大利海军,分别更名为“圣马可号”与“圣乔治号”。两舰于1951年至1955年间均获得大幅改装,并广泛装设美制武器与雷达[1]。 圣马可号于1963年至1965年间被进一步改装为海军官校训练舰,并装设了柴燃联合动力组件。新型76毫米炮取代了旧有的40毫米机炮。圣马可号于1971年除役,而圣乔治号则于1980年除役。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