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羊城八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羊城八景是指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原广东省城,旧番禺县南海县)具代表性的八个名胜景点。评选羊城八景的传统最早出现于南宋绍兴年间,迄今共评选过9次[1][2][3]

宋代

见于《羊城古钞》

元代

见于乾隆年间《南海县志》

  • 扶胥浴日南海神庙
  • 石门返照石门
  • 蒲涧濂泉菖蒲涧
  • 大通烟雨大通寺烟雨井
  • 粤台秋色越秀山
  • 白云晚望白云寺
  • 景泰僧归景泰寺
  • 灵洲鳌负灵洲山

明代

见于庚戌年间《南海县续志》

清代

清代羊城八景评了两次,第一次在乾隆年间,第二次在清代中后期的同治到光绪年间,故有两个版本。

乾隆版

见于《羊城古钞》

清代中后期版

见于《粤东笔记》

  • 石门返照小北江石门
  • 菠萝浴日(扶胥浴日):南海神庙
  • 珠江夜月(海珠夜月):珠江
  • 金山古寺灵洲小金山寺
  • 大通烟雨大通寺烟雨井
  • 白云晚望白云寺
  • 蒲涧濂泉菖蒲涧濂泉
  • 景泰僧归景泰寺

1963年版

1962年9月10日,时任广州市副市长林西和市城建办工程师冯长福,以笔名“林冯”在《羊城晚报》副刊《晚会》刊文,邀请民众参与“羊城新八景”的讨论,得到积极回响。羊城晚报编辑部随后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成立“定景小组”,讨论得出十个候选景点,并在11月24日开始接受读者投票。1963年元旦正式公布[5][6]

1986年版

1984年底,著名书画家胡根天致函广州市领导,提议重评“羊城八景”,以让民众回顾国家建设的成就、鼓舞人们发奋前进,同时能推广广州的旅游业[7]。时值改革开放后广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该建议得到时任市长叶选平的重视。《广州日报》和广州地区绿化委员会在次年牵头成立“重评羊城八景委员会”[8]。经委员会考察审核及民众投票后,重评后的羊城八景于1986年3月5日正式公布[9]

2002年版

Thumb
天河飘绢

2001年九运会开幕前夕,广州当局启动“新世纪羊城八景”评选活动[10]。是次活动于8月23日开始接受公众和基层单位提名,10月确定30个候选景点,11月产生8个候选景点的初定名单,次年7月26日正式发布[11][12]

2011年版

2010年11月16日,即广州亚运会开幕不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新快报》发起“羊城新八景”的海选活动[13]。该活动受到市民欢迎和当局重视,次月上升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14]。本地其他媒体亦跟随推出“广州百景”、“珠三角十景”等相近的评选活动[15][16]

2011年4月1日,羊城新八景开始总评,并于5月18日正式公布[17]。八景中包含四个新景点和四个传统景点[18][19][20]

Remove ads

2025年版

藉广州举办第十五届全运会残特奥会的契机,2025年版羊城八景评选活动于4月11日启动[21]。是次评选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先期接受全市各区的推荐提名和景区自荐,6月25日遴选出66个景区接受大众投票,7月16日再根据投票结果及专家评审选出16个候选景点,计划于8月3日正式发布[2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