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人群事故

由于人群聚集导致的灾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人群事故群众事故,可细分为人群推挤事故(英语:crowd crush)、人群叠压事故(英语:crowd collapse[1])、人群踩踏事故stampede)(媒体习惯以踩踏事故代指此类事件)。是指人群因为拥挤压迫,或者在移动时因跌倒而互相叠压、踩踏的事故。在进行抢购朝圣等行为时,时常会造成类似的事故。[2]在人群达到一定密度时,即使不移动也可造成事故。当人群密度大于每平方米4-5人时,人群之间的压力可以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摔倒。当密度接近每平米9人时,压力本身就可造成压迫性窒息

事实速览 中国大陆, 港澳 ...

成因

一般成人占用一块 30 cm × 60 cm 的空间。当人群密度小于2人/m2时,人们可自由活动:即使是快速行动,人类也可以避开障碍、防止摔倒。在密度达到3—4人/m2 时,人们运动稍有阻碍,但仍然不易摔倒。[3]:6在密度达到5人/m2 时,活动开始受阻。达到6—7人/m2时,人群的性质趋近于一个流体:个人受压力掌控,不能自由移动;对人群的施加的压力也会如疏密波在介质中传播一样运动。[3]人类有些会享受这种受人群支配运动的感觉,会在摇滚乐(冲撞)、运动会现场故意进行这类活动。[4][5]这种状态也极其危险:若有人摔倒,形成的空腔会导致其他人失去支撑,从而导致连锁反应。此类事故的代表是2015年麦加朝觐踩踏事故[6]

高达9人/m2的密度一般是和人群运动有关。当人群向某方向移动但被阻拦时,背后的人不一定知道情况,会继续尝试向前挤。[6]此类事故的代表是希尔斯堡足球场惨剧[7]

无论是何种“群集事故”,死伤的原理都是对人造成压力。大部分死者都是死于窒息,有的是受到人群摔倒堆积产生的压力而死,也有是因为人群运动受阻的横向压力导致无法呼吸。伤者有的是受压导致骨折,还有的在摔倒后被脚踩受伤。[8]

Remove ads

预防

提前查看场地,了解它的位置,空间大小和布局方式,以及它是室外还是室内空间。一定要做好关于活动类型的功课,例如大部分的人是坐着或站着的?会有多少人出现?什么时候结束?

成群结队地穿上与众不同的衣服,让每个人都脱颖而出。

当您到达活动地点时,将车停在靠近出口的位置,即使您需要步行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活动举办地点。

建议穿着舒适的服装及舒适的鞋子,以轻松地四处走动。

随身携带大量的水,如果您打算在活动期间饮酒,请注意控制摄入量,因为了解酒精如何影响您和您周围的人至关重要。

事故列表

中国大陆

Thumb
火灾逃生时,踩死和烧死同样致命。图为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市学生表演大火的死者分布(以“X”标记),325死者里有100+人是被踩死而非烧死。
Remove ads

香港

台湾

  • 1963年桃园县:中坜中山堂踩踏事故——14死、21伤
  • 1966年基隆市:大世界戏院踩踏事故——7死、9伤 [25]
  • 1995年台中市:卫尔康餐厅大火——64死14伤,火灾逃生时踩踏 [26]

日本

韩国

柬埔寨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也门

伊拉克

沙特阿拉伯

Thumb
麦加朝觐发生过多次踩踏 [36]

以色列

俄罗斯

英国

德国

意大利

科特迪瓦

美国

遇难人数超过100人的踩踏事件

更多信息 日期, 事件 ...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