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群灵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群靈祠map
Remove ads

24.242935°N 120.719355°E / 24.242935; 120.719355

事实速览 群灵祠, 基本信息 ...

群灵祠,是位于台湾台中市丰原区有应公庙,主祭祀在乾隆时代战乱丧生的亡者。

沿革

此祠由义民庙[a]重新建造而来[2]

丰原乐天宫重建时,须动用庙前放置无名遗骨的石窟,遂计划将遗骨另迁到丰原第十公墓的百姓公庙中。但当地人黄玉波认为该百姓公庙,庙小且破旧不堪,就想这些孤魂筹建祠庙,于是筹募新台币十五、六万,于1968年农历七月初八破土,兴建半年完成,以“群灵祠”命名,并成立管理委员会,由黄玉波担任主任委员。[3]

1970年代,丰原第十公墓内挖掘出一块刻有“前义士殉职英灵”的字样及“乾隆”两字的墓碑,亦挖出四大堣的骨灰,其内还有官员用的奏笏。这些遗骨与墓碑也移至群灵祠。[2]

祭祀

主要供奉乾隆年间战乱殉职人士的骨骸[4]。管理员罗武吉在1982年表示群灵祠的尸骨在万人以上[3]

香客有些会祈求有应公帮忙讨债、或把别人的相片刺上针后放于香炉里,以诅咒他人,要求有应公惩罚该人。管理员罗武吉为了防止这类事,每日需清理香炉;若发现有照片,就立即请求有应公不要去害人。[3]

根据1982年及1984年[b]的报导,该祠是丰原当时十几座百姓公庙中香火最盛、规模最大的一座。在农历七月初八为纪念该祠创立,演出一个月的歌仔戏外,其他的时间大都是演布袋戏。除妈祖生日以外,当时群灵祠演戏几乎全年无休,因妈祖生日的演戏价码较高。[2][3]

由于当时的群灵祠整年都在酬戏,因此吸引不少长者前往观戏,祠方特别在1980年加盖了一座六角凉亭[3]。对于此祠天天演戏,台中市文献课长曾蓝田认为此举是一种浪费,不如从事慈善事业[2]。而该祠也创设群贤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作慈善事业[6]台中市政府警察局的丰原警分局、丰原派出所也会赞助演戏经费,以祈求辖区平安无事[4]。刑警在办案遇难题时,也会到祠中请求指点迷津[2][4]

在2011年报导时,丰原的阳庙、阴庙或商家在鬼月大肆祭拜的风俗已减少,部分超市也少见抢购祭祀用品的人潮[7]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