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翔兽属
三尖齿兽科的一属哺乳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远古翔兽(学名:Volaticotherium antiquum)是一种已灭绝、具滑翔能力的食虫性哺乳动物,生存于侏罗纪时期(1.64亿年前)的亚洲,为翔兽属(学名:Volaticotherium)下的唯一一种。
中生代时期的哺乳动物呈现出十分高的多样性,除了远古翔兽外,同时期的贼兽目物种祖翼兽、翔齿兽与仙兽、以及生存于更古老时期的近亲阿根廷尖齿兽属均演化出了一定程度的滑翔能力[2]。
Remove ads
发现历史
目前已知唯一一具翔兽的化石出土自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的海房沟组。该地区的地质年代仍然未确定,但大多研究显示当地的地质年代约介于1.68至1.6亿年前[3],远古翔兽化石标本的详细描述出版于《自然》[1]。
描述

翔兽具有可用于滑翔飞行的翼膜,且不同于现存的鼯鼠,翔兽的膜不仅仅位于前后脚之间,更涵盖了尾巴基部、甚至包括手指及脚趾间。翔兽全身覆盖着密集的毛发[4],扁平的尾巴则能增加翼剖面,并具有相较于现存飞行或滑翔哺乳动物还长的四肢。脚趾与其他树栖哺乳动物一样具抓握能力,手部的化石则保存不完整,无法得知其形态特征[4]。 翔兽牙齿的形状十分不寻常,具有长而向内弯曲的牙尖。加上较长的犬齿,可以推测翔兽应为肉食性动物,可能主要以昆虫为食。此外,翔兽的近亲演化支也均为食虫性为主;而生存年代较为古老的阿根廷尖齿兽则是肉食性为主[5]。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滑翔哺乳动物为植食性[6][7],这使得翔兽的虫食性显得格外特别。另外,翔兽的股骨外型十分特殊,不见于其他哺乳动物;这让它们得以抵挡飞行时需承受的压力,但也让翔兽在地面的行动能力变得十分笨拙[8]。
分类学
翔兽的发现者最初将其所属之演化支视为是真三尖齿兽目、多瘤齿兽目、鼹兽科、裂齿兽科、磔齿兽目、后兽下纲(包含现存有袋类)、真兽下纲(包含现存胎盘类)的姊妹群,不置于任何已知的中生代哺乳动物演化支下,而是自立了独立的翔兽科(Volaticotheriidae)及翔兽目(Volaticotheria)[1]。然而,于2007年,骆泽喜提出研究认为翔兽属在分类上可能属于真三尖齿兽目[9]。于2011至2012年,由林德罗‧加埃塔诺(Leandro C. Gaetano)与吉勒摩‧鲁吉耶(Guillermo W. Rougier)所做的种系发生学分析更支持了这点,他们将翔兽属置于真三尖齿兽目下的三尖齿兽科阿尔蒂尖齿兽亚科,与阿根廷尖齿兽属、鱼尖齿兽属及三尖贼兽属为近亲 [2][10][11]。近年的研究保持了这样的亲缘关系,但将翔兽属、阿根廷尖齿兽属、鱼尖齿兽属、Jugulator属与三尖贼兽属移至真三尖齿兽目的基群,而不再属于阿尔蒂尖齿兽亚科[1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