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耶稣圣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耶稣圣心(英语:Sacred Heart of Jesus)是天主教著名的敬礼,以耶稣的心露于外,绕以茨冠,并有伤痕,上有火焰,表示耶稣对世人之大爱,藉以呼吁世人赔补己罪,并彼此相爱[1]。这种敬礼,主要用于天主教会、圣公会、路德会和一些西方礼正教会等。拉丁礼天主教会在圣神降临节后的第三个星期五庆祝耶稣圣心节。耶稣圣心的十二个承诺也很受欢迎。[来源请求]
![]() |

Remove ads
典故
法国的圣若望‧欧德(St. John Eudes,生于1610年)热心传播对耶稣圣心及圣母无玷之心敬礼,首先倡导举行圣心庆节。
1673年11月27日,耶稣首次显现给修女玛加利大·玛利亚·亚拉高(Saint Marguerite Marie Alacoque),对她说:“我要透过你,把圣心显示给人,并把圣宠分施给人。”此后一连十八个月,不时显现给她,并对她讲解恭敬圣心的要义,大意是:“人人应当恭敬耶稣圣心,才能把冷漠无情的心暖化起来;恭敬圣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常常赔补圣心在圣体内所受的凌辱,也就是在每月的首瞻礼六(星期五),妥善做好准备,恭领圣体。”公元1675年6月10日,耶稣最后一次显现给贞女,并把圣心披露出来(形状如教会准印的耶稣圣心像),对她说:“看,我的圣心多么爱人!但人却是以傲慢、亵赎、冷酷无情的硬心对待我!所以你应当告诉人恭敬圣心的要义,并在圣体节以后第八日的瞻礼六,对圣心举行特别的敬礼。”(教会据此,订定耶稣圣心节)耶稣并对玛加利大恩许,恭敬耶稣圣心的人,将赐给他们“十二项殊恩”。[2]
耶稣会的真福高隆汴(Claude De La Colombiere)促进了对这瞻礼的敬礼。教宗克莱孟十三世批准有关这瞻礼日的弥撒和大日课经文。1856年庇护九世把遵守这敬礼广传到普世教会去。
Remove ads
耶稣圣心瞻礼
玛加利大·玛利亚·亚拉高表示,她曾在一次神视中看到耶稣,祂吩咐她每周四晚上花一小时作补赎,并祈祷默想祂在革责玛尼园的痛苦[3]。 这项实践后来在天主教徒之间广为流传,并发展为“圣时”的敬礼传统——信友们在圣体临在中,以祈祷或朝拜圣体的方式,度过一小时的虔诚时光[4]。
根据玛加利大的神视,耶稣在显现中向她保证,凡敬礼祂至圣圣心者,将获得特殊恩宠。其中最后一项被称为“大殊恩”,是针对实践连续九个月“首星期五敬礼”的人所应许的临终悔改之恩。
- 我将赐予他们在其生活状况中所需的一切恩宠。
- 我将赐予他们家庭中和平与安宁。
- 在一切困难中,我将亲自安慰他们。
- 我将在他们生前及临终时成为他们坚固的避难所。
- 我将丰厚地祝福他们的一切事业。
- 罪人们在我圣心内,将找到慈悲的源泉与无限的怜悯之汪洋。
- 冷淡的心灵将被点燃热火。
- 热心的灵魂将迅速达至完善的圣德。
- 我将祝福所有敬奉与展示我圣心的地方和家庭。
- 我将赐予司铎感化最顽固人心的能力。
- 传扬这项敬礼的人,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圣心中。
- 在我圣心无限慈悲中,我向你保证:我全能之爱将赐予那些连续九个月、每月首个星期五领圣体的人最终悔改的恩宠:他们不会死于天主震怒中,也不会在未领圣事的情况下离世;在临终时,我的心将是他们最后的栖身之所。
Remove ads
耶稣圣心堂
1688年,贞女玛加利大所属的“往见会修院”,以耶稣圣心的名,建造首座“耶稣圣心堂”。此后,世界各地亦有许多教堂以耶稣圣心为主保,见耶稣圣心堂。
相关作品
- 徐光启《献心颂》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