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耶稣基督万世巨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耶稣基督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是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和作词人蒂姆·赖斯继《孤海浮灯》(The Like of Us)和《约瑟的神奇彩衣》之后一起合作的第三部音乐剧,也是他们携手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部音乐剧。

事实速览 耶稣基督万世巨星, 音乐 ...

全作品以摇滚音乐剧的方式呈现。本剧从十二门徒中的犹大视角出发,以现代的观点来增添描写犹大对耶稣的忧虑以及失望,以音乐及歌曲来刻画耶稣与犹大间的爱恨情仇。

历史背景

《耶稣基督万世巨星》讲述的内容是主耶稣在世上最后七天的事。一般称为基督受难史,以受难史为内容创作的声乐作品称为受难曲。受难曲的演唱在欧洲早已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而巴洛克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两部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之前,更有另一部由史蒂芬·施沃茨以相近内容创作的音乐剧《福音》。

剧情概要

第一幕

十二使徒之一的加略人犹大认为耶稣正渐渐变得无法掌控他的追随者,担忧他们可能被罗马帝国视为威胁而遭到严厉镇压。(《Heaven On Their Minds》)

其他使徒在晚餐时不断向耶稣询问进入耶路撒冷的计划,但耶稣告诉他们不必担心。与此同时,抹大拉的马利亚试图帮助耶稣放松。犹大警告耶稣要远离马利亚,因为这与他的教义不一致,别人也可能抓住这一把柄来对付他。然而耶稣斥责犹大,称除非自己没有罪,否则不应当评判别人。然后耶稣责备使徒,抱怨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他。(《What's the Buzz/Strange Thing Mystifying》)

马利亚在给耶稣涂抹圣油的时候安慰他。犹大对此非常生气,认为他们花在圣油上的钱都应该用来帮助穷人。而耶稣认为他们没有能力去终结贫困,应该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安宁。(《Everything's Alright》)

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大祭司该亚法召集了法利赛人和其他祭司。和犹大一样,他们也担心罗马会将耶稣的追随者们视为威胁而严厉镇压他们,这样一来许多无辜的犹太人可能会受牵连。因此,该亚法得出结论,为了更大的利益,耶稣必须被处决。(《This Jesus Must Die》) 当耶稣和他的追随者们兴高采烈地抵达耶路撒冷时,他们遇到了该亚法,后者要求驱散信众;相反,耶稣则向信众们问好。(《Hosanna》) 奋锐党的西门提议耶稣应当带领他的狂热信徒与罗马作战,并夺取权力。(《Simon Zealotes》) 耶稣拒绝了这一点,指责他的追随者都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力量”。(《Poor Jerusalem》)

犹太总督本丢·彼拉多做了一个梦,梦中他遇到了一个加利利人,并因为此人死于暴徒之手而受到指责。(《Pilate's Dream》) 同时,耶稣到达了圣殿,却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了市场。耶稣感到气愤,并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英语Cleansing of the Temple。这时,一群麻风病人走了出来,请求耶稣医治他们。麻风病人的人数不断增加,把耶稣层层包围。而耶稣最终拒绝了他们。(《The Temple》) 抹大拉的马利亚唱着歌,使惊恐的耶稣入睡。(《Everything's Alright (Reprise)》) 当他睡觉时,马利亚承认自己爱上了耶稣,这让她感到害怕。(《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

犹大的内心矛盾重重。他找到法利赛人,提议帮助他们逮捕耶稣,因为他相信耶稣已经无法掌控这一切,而且认为耶稣本人也会赞成他的行动。为了换取犹大的帮助,法利赛人给了犹大三十枚银币。犹大坚决拒绝,但随后接受了该亚法用这笔钱去帮助穷人的提议。(《Damned for All Time/Blood Money》)

第二幕

耶稣和门徒共进逾越节晚餐。门徒们喝的酩酊大醉,几乎没有关注耶稣的神色。耶稣说,他们喝的酒可能是他的血液,他们吃的面包可能是他的身体。耶稣要求门徒们能够记住他,并预言彼得那天晚上会三次否认他,而门徒中的另一个人会背叛他。犹大马上承认自己就会那个会背叛耶稣的人,并说他不明白耶稣为什么对此毫无计划,最后离开了。(《The Last Supper》)

当耶稣去到客西马尼花园祈祷时,剩下的门徒都已熟睡。他向上帝表达了对使命是否会成功的怀疑,并愤怒地要求知道他为何应该继续等待并遭受他可怕的死亡。耶稣并未得到任何回应,他意识到自己无法违抗上帝的旨意,于是向上帝投降。(《Gethsemane (I Only Want to Say)》) 随后,犹大带着罗马士兵来到了这里,并通过亲吻向士兵们指认了耶稣。在将耶稣带到犹太公会审判前,该亚法和祭司们先把他送到了彼拉多那里。(《The Arrest》) 与此同时,彼得遇到了三个事件的目击者,并向每个人否认了自己认识耶稣。马利亚指出耶稣早已预言了这一点。(《Peter's Denial》)

彼拉多逼问耶稣他是否是犹太人的王,后者回答称“这是你所说的”(That's what you say)。由于耶稣来自加利利,彼拉多说这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并把他送到了希律王那里。(《Pilate and Christ》) 浮夸的希律王向耶稣施压,要求他行神迹来证明自己的神性,但耶稣不予理睬。随后希律王愤怒地将他送回了彼拉多那里。(《King Herod's Song》) 抹大拉的马利亚、彼得和使徒们回忆起他们第一次追随耶稣的时候,并希望他们能回到那充满希望与安宁的时候。(《Could We Start Again, Please?》)

犹大对耶稣遭遇的残酷对待感到震惊。他向法利赛人表达了后悔,并担心自己将永远被视为叛徒。该亚法和亚那向犹大保证他做了正确的事。犹大把他们给他的三十枚银币扔到地板上,然后怒气冲冲地走了出去。他咒骂上帝操纵他犯下了罪过,然后上吊自杀。(《Judas' Death》)

在耶稣受审时,彼拉多试图审问耶稣,但被一群嗜血的暴徒拦住,他们要求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彼拉多不安地告诉暴徒们耶稣没有犯罪,并不该死,但为了满足暴徒的要求,他将鞭打耶稣。彼拉多恳求耶稣宽恕自己,但后者有气无力地说这一切都是上帝决定的。三十九鞭后,暴徒们仍然要求处死耶稣。最终,彼拉多勉强同意了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Trial Before Pilate (including The 39 Lashes)》)

在耶稣等待被钉上十字架之时,犹大的灵魂回来了,他质疑耶稣选择的方式和他降临人世的时间,以及这是否都是上帝的计划。(《Superstar》) 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呻吟着死去了。(《The Crucifixion》) 最后,人们从十字架上取下了耶稣的尸体,并埋葬了他。(《John 19:41》)

Remove ads

本剧特点

当少年蒂姆·赖斯只有15岁,正在一家以信仰为中心的学校求学时,对《圣经》中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加略人犹大的故事已十分感兴趣。同时也有了将耶稣的生平从加略人犹大的角度写出来的构思。

1965年,两位作者安德鲁·洛伊·韦伯和蒂姆·赖斯认识了对方。蒂姆·赖斯和深受其教会音乐家父亲(威廉·劳埃德·韦伯)影响的安德鲁·洛伊·韦伯很快就明白到他们可以共同创作一些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剧目。第一个被考虑的人物是大卫王。但很快韦伯就接受了蒂姆·赖斯的提议,以加略人犹大的角度来描写耶稣基督最后7天的事迹。

创作过程

1969年,两位作者初步计划了这部音乐剧。正要向经纪人推荐时,却吃尽了闭门羹:“圣经故事?别想!” 因此,作者不得不暂时放弃原来舞台表演的想法,而改在1969年推出该剧的单曲(Superstar)录音唱片。由于销路十分理想,作者于次年(1970年)推出了全剧的双唱片录音。

终于,在1971年,《耶稣基督万世巨星》第一次登上了百老汇的大舞台。

版本变迁

更多信息 时间, 形式 ...
Remove ads

主要角色

更多信息 角色, 音域 ...
Remove ads

重要版本及主要演员

更多信息 年份, 版本 ...

乐团

2 长笛, 1 单簧管, 2 低音管, 2 萨克斯管 (含1高音), 6 圆号, 4 小号, 2 长号, 1 架子鼓, 1 打击乐器组, 6 吉他 (1 木吉他, 2 电吉他, 3 贝司), 5 钢琴, 1 电子琴, 3 风琴, 1 弦乐组, 1 合唱团, 1 童声合唱团

曲目


Remove ads

获奖与提名

剧院版本

更多信息 年份, 版本 ...

扩展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