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胡安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胡安灣map
Remove ads

圣胡安湾(西班牙语:Bahía de San Juan)是一座半封闭的海湾河口港湾,位于美国波多黎各东北部沿海平原,与北大西洋相连。它被首都圣胡安市其都会区英语San Juan–Bayamón–Caguas metropolitan area内的邻近市镇所环绕,包括瓜伊纳沃卡塔尼奥下托阿。此海湾是圣胡安港英语Port of San Juan的所在地,该港口是波多黎各群岛与本岛的主要海港。圣胡安湾全长3.5英里(5.6千米),宽度介于0.55至2英里(0.89至3.22 km)之间[2][3],它是圣胡安湾河口系统中最大的一片水域。该河口系统由数个相互连通的潟湖、水道、河流与溪流组成[4],涵盖了约83平方英里(215平方公里)的陆地与14平方英里(36平方公里)的水域[5][6][7],位于波多黎各东北部的圣胡安都会区内。

事实速览 圣胡安湾, 位置 ...

圣胡安湾以施洗者圣约翰命名,此名源自探险家克里斯多福·哥伦布于1493年第二次航行期间发现波多黎各主岛时,将其命名为“San Juan Bautista”(圣约翰洗者)。圣胡安湾最早由西班牙征服者胡安·庞塞·德莱昂发现并探勘,他于1508年在今日属于瓜伊纳沃市的Pueblo Viejo区沿岸,建立了名为卡帕拉(Caparra)的城市,也称为“波多黎各城”(Ciudad de Puerto Rico),从而展开欧洲人在此群岛的殖民进程。庞塞·德莱昂后来监督该城的迁移,并将其更名为“圣胡安·包蒂斯塔·德·波多黎各”(San Juan Bautista de Puerto Rico),即今日圣胡安市内的旧圣胡安历史区,该迁移于1521年完成,地点为邻近的圣胡安小岛英语San Juan Islet

圣胡安湾的入口由圣胡安旧城区英语Old San Juan圣费利佩海角城堡以及位于托亚巴哈市帕洛塞科区的卡布拉斯岛上的圣胡安德拉克鲁斯堡英语Fortín San Juan de la Cruz共同守卫。

Thumb
从卫星视角可见圣胡安湾的入口位于画面左上方,夹在下托阿市卡布拉斯岛英语Isla de Cabras与圣胡安市首都辖区内的圣胡安小岛英语San Juan Islet圣胡安旧城区英语Old San Juan)之间。画面右上方则为卡萝利纳市伊斯拉维尔德 (波多黎各)英语Isla Verde, Puerto Rico度假区。画面中亦可见圣胡安湾河口系统内的多个潟湖与水道,影像拍摄于2016年。
Remove ads

地理

圣胡安湾是一座半封闭的水体,拥有错综复杂的环状水道、流域与通道系统,位于波多黎各最重要的历史古迹与最大社区的中心。圣胡安湾提供休闲活动、观光与旅游景点,其弧形海湾也设有多种水上交通工具的泊位设施。由于商业扩张与区域环境压力,该河口地区成为生态复育计划的重点之一。[8][9][10][11]2015年,圣胡安河口计划(西班牙语:Programa del estuario de la Bahía de San Juan)开始使用绿旗标示湾区水质状况。[12][13]

在地图上,圣胡安湾看似连接了两个相邻的潟湖。这种印象来自于一块名为“蓬蒂利亚”(Puntilla,意为‘小岬角’)的陆地,从圣胡安包蒂斯塔小岛(西班牙语:Islet of San Juan Bautista)向湾中央延伸,接近另一侧自较大岛屿延伸而出的另一块突出地形“卡塔尼奥岬”(Punta Cataño)。这种视觉错觉突显了圣胡安湾不规则的形状。蓬蒂利亚旁边设有码头,据报导为加勒比海地区最繁忙的港区之一。[14]这些码头是圣胡安港的一部分,位于圣胡安包蒂斯塔小岛上,靠近圣安东尼奥水道(San António Channel)入口处。该水道连接圣胡安湾与康达多潟湖英语Condado Lagoon以及大西洋。连接小岛与本岛之间的三座桥横跨此水道,其中一座为著名的历史桥梁“双胞胎桥英语Dos Hermanos Bridge”。在桥梁建设之前,康达多潟湖曾是圣胡安湾最狭窄的出口。

在另一侧,越过伊斯拉格兰德半岛(西班牙语:Isla Grande Peninsula)后,圣胡安湾的内部呈现三角形状。该区域包含了繁忙的“新港湾”(西班牙语:Bahía de Puerto Nuevo),其位置比圣胡安港更接近内陆交通网络。此湾由新波多黎各河英语Puerto Nuevo River注入,该河透过马丁佩尼亚运河西班牙语Caño Martín Peña入海湾。这条长约 3.75 英里(6.04 公里) 的运河,将圣胡安湾与其他潟湖以及皮德拉斯市英语Río Piedras, Puerto Rico连接起来。[15]

Remove ads

历史

西班牙的征服与定居

新世界的西班牙征服者以城市景观市政组织为思维出发点。他们的美洲殖民行动并非源自海上的卡拉维尔帆船或流动的野营地,而是需要像在欧洲一样的稳固定居点,最好由石墙包围的建筑群。胡安·庞塞·德莱昂曾花费数日寻找建设殖民城市的最佳地点,构思一个殖民城市的蓝图。当时,圣多明哥总督英语Captaincy General of Santo Domingo尼古拉斯·德奥万多英语Nicolás de Ovando指派庞塞·德莱昂前往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期间以施洗者圣约翰命名的邻近岛屿(即后来的波多黎各),进行安抚与传教。该岛沿海为人所惧、居住着被西班牙人称为食人族的加勒比人,这成为展现“男子气概”、荣耀上帝与西班牙王国的机会。根据奥万多的建议,斐迪南二世授予庞塞·德莱昂“征服者”(西班牙语:adelantado)的头衔,并授权他征服这座由原住民泰诺人居住的主岛。该岛的原住民名称为“Boriquén”,将成为第二座纳入西班牙帝国的加勒比海岛屿。[16]

1508年,胡安·庞塞·德莱昂航行进入位于波多黎各西南角的瓜尼卡湾,当地的酋长阿圭埃伊巴纳一世英语Agüeybaná I欢迎他与他的部下,视他们为对抗加勒比人的盟友。然而,西班牙人并未在该地找到适合定居的地方。[17]作为“征服者”的庞塞·德莱昂与他的一小队西班牙贵族接着穿越岛上未经探索的北部海岸,最终来到东北岸,发现了一座宽广且几乎被陆地包围的海湾。由于该地区经常受到加勒比人袭击,似乎没有原住民部落长期占据此地。据记载,庞塞·德莱昂将这片水域命名为“波多黎各湾”(西班牙语:Bahía de Puerto Rico,意为“富饶港湾”)。[18][19]

庞塞·德莱昂进一步推进至内陆,并在距离圣胡安湾约1.5英里(2.4千米)处建立了西班牙人在该岛的第一个定居点,位置即为今日瓜伊纳沃市(Guaynabo)Pueblo Viejo 区的 Villa Caparra 郊区所在地。他依照尼古拉斯·德奥万多的建议,将此聚落命名为卡帕拉(Caparra),以纪念奥万多的出生地——西班牙卡塞雷斯省中的古罗马城市Cáparra。然而,斐迪南二世则称这座聚落为“波多黎各城”(Ciudad de Puerto Rico),意为“富饶之港之城”。庞塞·德莱昂选择此地的原因是它邻近海湾,且靠近下托阿河谷的金矿与农地。[20]

卡帕拉最终被证明是一项不吉利的尝试。托钵修会的修士们向总督庞塞·德莱昂请愿,要求将聚落迁往更靠近海湾(并有海风吹拂)之处,并表示目前的地点对儿童具有致命危险。然而,总督坚决反对这项迁移,因为他已在卡帕拉盖了一座自己的住宅。1511年,西班牙王室任命了新总督胡安·塞隆英语Juan Cerón,并授予他王室许可,允许将该村庄迁至他处。

村民们迁移至一座距离原址约3-英里(4.8-千米)、多风且树木繁茂的小岛上,该地即为今日圣胡安市首都辖区内的圣胡安小岛,位于圣胡安湾的入口处。[21]1521年,居民完成迁村,并将新聚落命名为圣胡安·包蒂斯塔·德·波多黎各(西班牙语:San Juan Bautista de Puerto Rico,意为“富饶港湾的施洗者圣约翰之城”),但日常生活中多简称为“波多黎各城”(西班牙语:Ciudad de Puerto Rico)。[22][23][24][25]殖民时期的工程师以石造城墙加固这座小岛,这些城墙即为今日的旧圣胡安城墙英语Walls of Old San Juan,同时建造了防御要塞,如圣费利佩海角城堡圣克里斯多瓦尔堡英语Castillo San Cristóbal (San Juan)。他们还透过一座堡垒与桥梁(当时称为圣安东尼奥桥)(西班牙语:Fortín y Puente de San Antonio)将小岛与本岛相连,该桥即今日的吉列摩·埃斯特维斯桥(西班牙语:Puente Guillermo Esteves)。此城因为四周有坚固城墙围绕,逐渐被称为“围墙之城”。[26][27]

16世纪的西班牙历史学家暨原住民拥护者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曾记录,当时该海湾及其周边地区的名称与现今使用的名称有所不同[28][29]:“La isla que llamamos de San Juan, que por vocablo de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vecinos naturales della, se nombraba Boriquén ... tiene algunos puertos no buenos, si no es el que llaman Puerto-Rico”(我们称为圣胡安的这座岛,在当地原住民语言中称为 Boriquén……它只有几个不怎么样的港口,除了那个被称为“波多黎各”(Puerto Rico)的港口。)[30][31]根据德拉斯卡萨斯的记载,原住民称这座岛为“Boriquén”;西班牙人称之为“San Juan”,并将其港口称为“Puerto Rico”(富饶之港)。随着时间演变,整座岛的名称转变为“Puerto Rico”(波多黎各),而原本的港口(与海湾)则改称为“San Juan”(圣胡安);而原住民的岛名“Boriquén”也逐渐演变为现今通用的拼法“Borinquen”,去除了重音符号并增加了一个 "n"。[32]

Remove ads

殖民时期

虽然来自大西洋的海风为圣胡安小岛带来了较健康的气候,但将聚落从内陆迁移至圣胡安湾入口处,并未让殖民者免于加勒比人的袭击。加勒比人意识到欧洲殖民行动对他们生存的威胁,因而对新聚落发动了猛烈的攻击。[33]

到了18世纪,由于邻近海湾及其港口的地理优势,圣胡安小岛上的人口逐渐扩展,形成今日的圣胡安市。为了防御外敌,城市与海湾的入口处均被加强设防;这些城墙与海湾的屏障,将西班牙裔居民与主岛其他地区的居民隔离开来,进一步促成了一种种姓制度的发展。[34]

在过去五百年来,圣胡安湾最重要的功能一直是连结波多黎各与外部世界。[35]西班牙珍宝船队的分遣舰队曾以此为据点,将波多黎各这座殖民地纳入更大的西班牙殖民体系。由于其战略位置,圣胡安湾曾多次成为海盗袭击的目标,也是各大帝国展示军事实力的舞台。至今,在海湾东侧的入口处,圣费利佩·德尔莫罗城堡仍然屹立守护着这条狭窄的航道。[36]

今日

圣胡安港英语Port of San Juan是加勒比海地区最繁忙的港口之一。[37][38][39]数以千计的渔民在咸淡水交会处的水域中捕鱼维生。圣胡安湾因其自然美景与生态多样性,吸引了大量观光客与各式各样的休闲活动。

然而,长期的开发利用导致圣胡安湾相当大一部分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此外,该地区也易受地震活动影响。[40][41]一项复育计划已使湾内水质恢复至“可安全接触”的标准,并将翻新后的城市沿海基础设施整合进圣胡安湾的海岸线中。[42]

历史地图

以下列表收录了圣胡安湾与殖民时期城市“圣胡安·包蒂斯塔·德·波多黎各”的历史素描与地图。该城市即为今日位于圣胡安小岛上的圣胡安旧城区,隶属于圣胡安市,也是波多黎各群岛与本岛的首都辖区。

Remove ads

图集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