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联和墟 (选区)

香港北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聯和墟 (選區)
Remove ads

联和墟(英语:Luen Wo Hui,代号N01)是香港北区区议会曾使用的选区,1982年设立,2023年取消,末任区议员为北区连线成员周锦豪

事实速览 联和墟 Luen Wo Hui, 国家/地区 ...

范围

选区位于粉岭中心地带,包括整个联和墟内的唐楼群、荣福中心荣辉中心海联广场帝庭轩御庭轩,与其相邻的选区有粉岭市天平东,投票站设于香海正觉莲社佛教马锦灿纪念英文中学

沿革

1982年区议会选举联和墟一带划为同名的单议席选区,本区吸引到三名候选人,结果由邓栋以约六成得票胜出。1985年区议会选举,本区维持三人竞逐,邓栋以27票差距击败另外两位候选人连任。

1988年区议会选举,邓栋未有参选,结果由新界原居民彭铿然以过九成得票打败对手当选。1991年区议会选举,由自民联两名候选人竞逐,结果由彭铿然以约六成得票胜出。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除粉岭围一带划入粉上选区外,本区维持包括祥华邨以外的马适路以东、马会道以北,以至安乐村粉岭名都范围。

1994年区议会选举,退出自民联的彭铿然以过六成得票打败自由党对手当选。

1999年区议会选举,因应人口增加,粉上选区划出上水一带屋苑后,吸纳本区的绿攸轩安乐村粉岭名都一带,并改名为粉岭市选区,身为乡议局副主席的彭铿然因而转到乡村人口较多的粉岭市选区参选,结果本区吸引到三名候选人,由民主建港联盟陈发康以稍低于过半票胜出。

2003年区议会选举,时任议员民建联陈发康在没有竞争对手下自动当选,成功连任。

2007年区议会选举,因应邻近选区人口下跌,美景新邨由本区改划到天平东选区,选举由民主党成员罗世恩以约一百多票之差,击败竞逐连任的陈发康以及另外两位候选人成功当选,为泛民主派首次夺得本区议席。

2011年区议会选举,竞逐连任的罗世恩,遇上民建联成员曾兴隆挑战,最终罗以约五成八的得票率,击败曾成功连任。由于参选北区区议会其他选区的泛民主派候选人均告落选,罗成为该届区议会任期中,唯一一位泛民主派区议员。

2015年区议会选举,因应本区人口较多,选管会将本区的灵山村芬园警察宿舍一带改划到粉岭市选区。选举中罗世恩寻求第二次连任,而曾兴隆亦再度代表民建联参选,与此同时自由党派出刘明坚参选,造成同时有两位来自不同的建制派政党候选人参选的局面。最终曾以逾五成的得票率,击败罗及刘当选。

2015年过后民主党曾派出郭㙟丰在此选区进行社区服务,但后来被指受党内时任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协助下,绕过党内既定机制,转至天平西选区服务,以图阻止天平东选区时任议员刘其烽的助理张京梁在此选区展开社区服务。[3][4]

2019年区议会选举,由于此选区人口超出上限,选管会将原属本区的珑山1号编配至粉岭市选区。[5]选举中竞逐连任的曾兴隆,则遇上曾任职职工盟劳工干事的北区连线成员周锦豪挑战;惟截止选举提名期最后一日为止,已报名参选的周仍未获有关当局确认参选资格,故此江美婷以“Plan B”的名义报名参选。[6] 最终周以千票之差击败曾,为泛民主派再度夺下议席。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更多信息 届别, 议员 ...

历届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资料来源与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