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腔隙性脑梗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腔隙性脑梗塞简称腔梗,是最常见的中风疾病,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脑深穿动脉及其分支闭塞,之后又引起脑深部血管阻塞。腔隙性脑梗塞多发于中老年人。[1]医生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诊断来判断患者是否罹患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年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15人,占所有缺血性中风的25%。 [2]男性以及非洲、墨西哥和香港华人后裔中可能更常见。 [3]
体征和症状
高龄、慢性高血压、吸烟(吸食)和糖尿病是危险因子。目前尚不清楚腔隙性脑梗塞是否与饮酒、胆固醇升高或既往中风病史有关。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逐渐加重,或呈现波动性。腔隙性脑梗塞的典型症状如下[4][5]:
- 纯运动性中风/半瘫(最常见的症状:33-50%):
- 梗死部位:内囊后肢、脑桥基底部、辐射冠。
- 表现:人会偏瘫,面部、手臂或腿部会受到影响,也可能伴随失语症以及吞咽困难。
- 共济失调性半瘫(第二常见症状)
- 说话困难
- 梗死部位:脑桥的基底部、内囊的前肢或竖带、辐射冠、基底核、丘脑、脑脚。
- 表现:主要症状是说话困难和手部举止笨拙(即无力),通常在患者写东西时这一症状最明显;但患者的腿部也有可能会不自主运动。[7]
- 纯感觉性中风
- 梗死部位:对侧丘脑(VPL核)、内囊、辐射冠、中脑。
- 表现:身体的一侧感觉麻木(感觉丧失),之后还可能出现刺痛、疼痛、灼热感等其他症状。
- 感觉运动性中风
- 梗死部位:丘脑和相邻的后内囊、侧脑桥。
- 表现:偏瘫或半身不遂(无力)。 [8]
Remove ads
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塞

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塞(Silent lacunar infarction,SLI)) 是一种无症状中风,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被称为“无症状”。由于医生要通过临床症状判断患者是否中风,因此有人认为SLI并不是中风,但也有人并不这么认为。患有SLI的人通常完全不知道自己中风。这种类型的中风通常会导致脑组织周围出现病变,这些病变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测到。;另外SLI还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性格和认知功能等各个方面。包括腔隙性脑梗塞在内的无症状中风比以前医学界预估的要常见得多,美国每年的患病率估计为1100万。这些无症状中风中大约有10%是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塞。人一旦出现包括SLI在内的的无症状中风,未来他出现严重中风的风险会更大。 [9][10]
治疗和预后
通常如果患者没有其他禁忌症(即出血素质,例如最近进行过大手术或患有会转移至大脑的癌症),则可以在中风发作后3至4.5 小时内服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或者在48小时内服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为了预防复发,医生会建议患者去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戒烟,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危险因子。 [6]
腔隙性脑梗塞发作后能活过30天的机会达96%,而其他类型的中风患者为85%。另外腔隙性脑梗塞一年后的生存率也更高(87%,其他类型的中风患者为65-70%)。一年后,约有70%到80%的患者仍然能独立自主地生活,而其他中风类型患者则少于50%。[11][12]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