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腔鳄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腔鳄科(学名:Stomatosuchidae)是鳄形超目的一科,属于新鳄类演化支,目前包含两属:模式属腔鳄、薄煎饼鳄。化石发现于埃及、摩洛哥、以及尼日,生存年代都是白垩纪晚期的森诺曼阶。

腔鳄科的特征是口鼻部扁平而长、下颌呈U字形,因此口鼻部外形类似鸭子[1]。已灭绝的莫拉氏鳄也有类似的扁平口鼻部,莫拉氏鳄生存于中新世,属于短吻鳄科,跟腔鳄科并非近亲,两者的口鼻部是各别演化的特征[2][3]。与莫拉氏鳄相比,腔鳄科的口鼻部弯曲程度较小。下颌后段的下颌窝孔(Mandibular fossa)呈圆形。关节后突(Retroarticular process)较直,而莫拉氏鳄、其他已灭绝鳄类的关节后突往背向弯曲[1] 。
腔鳄的化石只有一个头颅骨,发现于埃及的拜哈里耶组(Bahariya Formation)。在二次大战期间,这个化石被存放在慕尼黑博物馆,遭到联军轰炸而被摧毁[4]。目前只能借由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法兰兹·诺普乔(Franz Nopcsa)的研究、图画来研究腔鳄[4][5][6]。薄煎饼鳄的化石发现于尼日、摩洛哥,是目前仅存的腔鳄科化石。
根据目前定义,腔鳄科的范围是:包含腔鳄,但不包含诺托鳄、狮鼻鳄、阿拉利坡鳄、波罗鳄、佩罗鳄、尼罗鳄在内的最大演化支[1]。埃及鳄曾经被归类于腔鳄科,但目前被归类于独自的埃及鳄科(Aegyptosuchidae)[7]。
Remove ads
下属物种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