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临河盗龙属
驰龙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临河盗龙属(学名:Linheraptor)是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中国。它是小型二足肉食性动物,身长小于3米,约2.5米长。目前仅发现一具标本,但相当完整。模式种精美临河盗龙(L. exquisitus)是由徐星等人在2010年所描述、命名。[1]
Remove ads
叙述



临河盗龙是种类似鸟类的兽脚亚目恐龙。身长估计值约2.1-2.5米,体重则有25公斤(55磅)左右[2][3]。它们是快速行动且灵活的掠食动物,可能会捕杀生活在同地区的小型角龙下目。如同其他驰龙科,临河盗龙拥有修长的头颅骨、弯曲呈S形的颈部、镰刀状的第二趾爪、以及修长的尾巴;它是双足的肉食性恐龙,大型第二趾爪可能用来协助捕捉猎物[3]。
发现及物种
在2008年,Jonah Choiniere与Michael D. Pittman等人[1]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Bayan Mandahu)的乌梁素海组(Wulansuhai Formation)发现临河盗龙的化石[1];该地层年代可追溯至上白垩纪坎潘阶晚期,约7500万年前。当地也曾出土过许多其他驰龙科恐龙的化石,例如伶盗龙及白魔龙等。
其正模标本(编号IVPP V 16923)的关节未脱落、没有遭到挤压变形,堪称目前所知全世界最完整的驰龙科化石。模式种是精美临河盗龙(L. exquisitus),是由徐星等人在2010年所命名、发表。属名意为“临河强盗”,是以化石发现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临河区为名;而种名exquisitus则是“精美、完好”的意思,即指其保存良好的化石标本[4]。
分类
临河盗龙被认为与白魔龙有着最密切的亲缘关系,两者属于伶盗龙亚科,演化位置介于基础、进阶型物种之间。临河盗龙、白魔龙的头颅骨拥有数项共同特征,例如大型上颌孔,也都缺乏进阶型物种(例如伶盗龙)的许多特征[1]。在2012年的一个研究,提出临河盗龙可能是白魔龙的次异名[5][6]。
2014年的另一项研究由徐星博士所领导,这项研究否定了临河盗龙是白魔龙同物异名的观点,但是临河盗龙依然存在争议。[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