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自恋型人格障碍

人类疾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戀型人格障礙
Remove ads

自恋型人格障碍(英语: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为 NPD)又称自恋型人格自我陶醉人格[5],是一种长久性的人格疾患。患者往往会过度夸大自我的重要性英语Grandiosity,过度渴求别人的赞赏英语Admiration,缺乏同理别人行为的能力[2][3]。患者会花很多时间,思考如何获得权力、成功或提升外在形象 。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患者经常无意识地利用身边的人。这样的行为通常始于青春期,陆续在各式各样的情境中展现。[3]

事实速览 自恋型人格障碍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异名 ...
Remove ads

自恋型人格疾患的成因尚不明朗[4] 。目前,自恋型人格疾患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 IV)归类为B型人格疾患英语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3],一般需借由精神科的专家进行一系列的访谈后,才得以诊断[2]。自恋型人格疾患需要与躁症物质滥用行为做鉴别诊断[3]


目前,自恋型人格疾患尚未有明确的治疗方式。多数患者并不具有病识感[2]。1925 年,自恋型人格疾患首次被精神分析师Robert Waelder英语Robert Waelder所记述,现今沿用的病名则首见于 1968 年[6]。目前认为,大约有1%的人,在某个年纪会形成自恋型人格[4]。普遍认为,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而年轻者多于年长者[3][2]

Remove ads

表现特征

根据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自恋型人格障碍症属于B群人格障碍症(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开始于成年期早期并持续至今,表现常有以下特点:

  1. 夸大自我重要性,例如:过度的夸大自己的才华、功劳;
  2. 只专注于自身的成功、权力、美貌或理想爱情等脱离现实的幻想中;
  3. 认为自己的独特该被特殊人物或高位者认定的关联;
  4. 需要过度的被称赞,甚至主动要求称赞的内容,多数都已和真实的情况过分脱节;
  5. 不合理的认为自己拥有特殊权力和获得他人无条件顺从的条件;
  6. 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自私,以占他人便宜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7. 缺乏同理心,不尊重他人的个体感受,也不认同他人的情感需求;
  8. 总是在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总是嫉妒他/她;
  9. 态度与行为不合常理的过度傲慢。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