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南刑务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南刑务所是台湾日治时期位于今台南市中西区的监狱,底下辖有嘉义支所与高雄支所,也曾辖有后来废止的凤山支监和澎湖支监。该刑务所规模仅次于台北刑务所,而台北刑务所所长也多由台南刑务所所长调任[1]:92。日本时代该处收容许多“匪徒”等重刑犯,曾经有过因收容人数过多而请求将100多名无期徒刑囚犯移监到台中监狱的记录[2][1]:92。




沿革
刑务所初设于1896年(明治30年),是取用源于清朝武库的陆军第二师团司令部宿营所加以增补而成,地点位在台南城内下太子街(后来编为泉町)[4][2]:92。创建初期命名为台南县台南监狱署,后来依1897年时敕令195号改为台南县监狱署。1899年,新筑工程开始,地点位在土墼埕(后来编为南门町)[注 1],主要的设计师是山下启次郎[2][5][6]。1904年时完工[4]。期间因为官制改革而在1900年改为台南监狱,最后的名称台南刑务所则出于1923年(大正12年)府令84号[7]。
1903年,典狱长金子源治曾因收容人数过多,向总督府请求将100多名无期徒刑囚犯移监到台中监狱[2][1]:92。1934年,所内收容者包括刑事被告99人、受刑者1004人、留置者85人,共有1188人[8]。另一方面,按1937年统计,刑务所内共有独居舍房135间、杂居舍房203间[4]。
刑务所在二次大战后于1945年10月改为台湾第三监狱,1947年改为台南监狱[9]。原有厅舍因监狱迁往市郊的台南县归仁乡(今台南市归仁区)而在1986年9月18日拆除[9],但中央台部分则拆迁至归仁保存。
Remove ads
舍房
工场
刑务所共有第一到第十五工场,从事的业务包括指物(一种日式工艺)、雕刻、涂物、桶工、动力制材、活版与石版印刷、竹细工、帘工、洋裁缝、表装、麻工、线香工、锻冶、理发等,与各工场杂役。除工场以外,也编有扫夫、炊事、耕耘者单位,以及病舍体役等[4]。
职员
按1930年3月时定员配置状况,刑务所内共设有典狱1人、看守长11人。其他人员还包括教诲师、保健技师与技手,以及男看守、女看守等[4]。
以下列出历届首长的名单[1]:92:
Remove ads
宿舍区
台南刑务所的宿舍区位于刑务所北侧,基地呈现L型,其北以福安坑溪与老街为界,东至今永福路一段,南至今和意路,西至今西门路一段,约于1906年形成[10]。后来又曾于1910年代、1920年代陆续新建或改建,1930年到1932年间又在南侧建刑务所长官舍、二栋判任官乙种二户建官舍、要道馆、合宿所等建筑,之后就无太大变动[10]。
2002年此区宿舍开始有拆除之议,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介入后,于隔年将1930年代所建的原台南刑务所合宿(当初以“原台南刑务所医务所”登录,2003年更正)、原台南刑务所要道馆、原台南刑务所官舍指定为市定古迹,但其余宿舍建筑除刑务所长官舍在2009年登录为历史建筑外,都于2006年遭到拆除[10]。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